歲月回響—陜北早期黨組織開展兵運和發展革命武裝的故事
來源:未知
瀏覽量:
2153
發表時間:
2012-12-04 11:30
打印本文
鮮血染紅的旗幟
《歲月回響》總片花
?。校┲販丶で槿紵募t色歲月
?。ㄅ┨綄远ㄐ拍畹母卸髦?/div>
?。校w味共產黨員的胸懷和擔當
?。ㄅ└惺軕鸹鹣炊Y的悲壯與恢弘
?。校┘o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陜西新聞廣播、陜廣新聞、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聯合推出大型系列訪談
--(合)《歲月回響》
?。ㄖ鞒秩耍?您好,聽眾朋友,歡迎收聽由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陜西新聞廣播、陜廣新聞聯合推出的系列專題節目《歲月回響》。今天歡迎您收聽第 集《鮮血染紅的旗幟》。
這一集講述的是陜北早期黨組織開展兵運和發展革命武裝的故事。為您主講的是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任德存。
聽眾朋友們,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述的是陜北早期黨組織如何發展革命武裝、開展兵運工作的歷史。
這里提到的人和事聽眾朋友們可能比較生疏,可是,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就不會有以后陜北革命的大發展。所以,對于這些先烈們,我們要獻上崇高的敬意。
1927年8月,以西北軍總參謀長石敬亭為主席的反共的陜西省政府成立后,致電各地加緊“清黨”反共。以井岳秀為代表的陜北反共勢力,對陜北黨團組織進行了瘋狂破壞。
1928年4月,中共陜北特委成立后,根據陜西省委指示精神,提出“反蔣必先倒井”的口號。
聽眾朋友可能要問“倒井”是什么意思?這里提到的“井”,指井岳秀。
井岳秀,字崧生,陜西蒲城人,受其弟井勿幕的影響,于1905年加入同盟會,1914年首次北上榆林,因為處理神團反洋教而聲名大振,1931年蔣介石任命他擔任八十六師師長,統治陜北長達20多年。在此期間,瘋狂破壞革命,捕殺共產黨人。當時有一首信天游是這樣描寫井岳秀的:“好一個井岳秀,真是個壞骨頭。/他把咱陜北挖了個苦,逼起鬧革命。”
于是,陜北黨組織確定發展革命武裝的方針是,號召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設法打入國民黨部隊搞兵運工作。
這一年的夏天,杜斌丞先生以探望老友為名,給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九路軍騎兵第一師師長高志清作“倒井”的工作。因高志清和井岳秀兩人政見不一,矛盾重重,便表示贊同。高志清決定在神木縣師部駐地成立教導隊,讓黃埔軍校畢業生、共產黨員杜鴻范任教導隊隊長,修建營房,培訓干部。
為此,陜北特委立即動員神木、佳縣、米脂等縣的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投考教導隊。誰料想,高志清“反井”思想并不堅決。杜斌丞走后,高志清整天就是吃喝玩樂,貪圖享樂,早把整軍和辦教導隊的事忘記得一干二凈。陜北特委發現這種情況后,馬上決定,在高志清部隊里面共產黨員人數較多的手槍連成立特別支部,直屬陜北特委領導。陜北特委也根據形勢的變化,將原來說服高志清“倒井”的計劃,改變為嘩變高志清和井岳秀部隊,發展革命武裝。
1929年秋冬,井岳秀為了發展自己的勢力,辦起了軍官教育團,高志清部也派人受訓,手槍連派出了劉德祿、高仰觀和高照璧等人參加。于是,黨的力量在軍官教育團里逐漸壯大。
1930年冬,經過兩年的艱辛努力,在高志清部手槍連發展黨的武裝工作初見成效,暴動條件也逐漸成熟。
12月,以手槍連三排長王鳳城因刑事案被關押并被判以重刑。手槍連王自強等人密謀于22日劫獄、拉走隊伍。由于時間倉促,一些地下黨員并不知情,所以有些人員并沒有拉出來。嘩變的時候,王自強帶人直奔司令部,打開軍需庫和彈藥庫。凌晨5時左右,暴動部隊從北門出城,離開神木,公推王志強為連長。
這次暴動,共拉出八九十人,彈藥充足,武器精良。每人一槍一馬,還帶走高志清心愛的大青騾子--草上飛。
當時,地下黨員高宜之奉命到安邊出差,回來的路上,與暴動部隊在靖邊縣的史家洼相遇,參加了對這支部隊的領導。高宜之和常翔峰等人便將部隊拉到保安一帶,與劉志丹會面。劉志丹指示:由于暴動部隊成分復雜,黨員少,環境惡劣,暫時不宜公開打紅旗,可先和鄭思成的人聯合,共謀“倒井”,并提醒注意安邊張鴻儒部可能要侵吞這支部隊。
果然,時間不久,張鴻儒部打著“聯合倒井”的旗號,采取誘騙的辦法,將該部吞并收編。“神木兵變”以失敗告終。
主持人:上面講到井岳秀在榆林開辦軍官教育團,培訓下級軍官,除神木外,其它縣是否派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參加受訓?這個時候,一個人出現了,他就是王貴賓。王貴賓在兵運中發揮了什么作用?請聽眾繼續收聽。
倒井不成,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是什么?1929年春末,中共陜北特委第二次擴大會議在榆林城北紅石峽的天門、地門之間的洞穴內召開。
紅石峽位于榆林城以北5公里的紅山腳下。為宋元間名剎遺址。因落日照于巖石上呈現紅色,故名紅石峽,紅石峽還有“塞上露天書法寶庫”之美稱,摩崖石刻琳瑯滿目,其字大者丈許,小者方寸,石刻中有“雄鎮三秦”、“中外一統”等內容,1924年榆中丁級畢業生委托學校學監、兼任文書的崔煥九先生題刻“力挽狂瀾”四個大字,則抒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保衛疆域和民族團結的美好愿望。
紅石峽會議決定由劉志丹擔任特委軍委書記,主持特委工作。會議提出搞武裝斗爭可以采取白色的,即爭取國民黨軍隊的工作,灰色的,即做非法武裝的工作;紅色的,即組建工農革命武裝等三種形式,并決定以爭取國民黨軍隊為主,加強黨的領導,推動災民分糧吃大戶運動。
前面提到了井岳秀部隊要在榆林開辦軍官教育團,中共陜北特委便利用這個難得的有利機會,和各縣黨組織聯系后選派了一批優秀黨團員前往受訓,并相機開展活動。1930年初,正式組建了軍官教育團支部。就這樣,革命的火種開始悄悄播下了。
共產黨員王貴賓就是受黨委派參加的受訓人之一。他被派到劉潤民的二五八旅旅部工作,不久,為了建立基層黨組織,他主動要求到連隊鍛煉,在軍官教育團當了一名學兵。王貴賓在教育團如魚得水,工作賣力,很受旅長劉潤民的器重,不久,便將他由士兵提升為班長、排長,又調回旅部擔任文書和錄事。王貴賓的任務是擔任各軍支與中共陜北特委軍委之間的秘密交通員和情報員。他利用這個有利條件,和他的戰友們一道在連隊建立黨的地下組織和發展黨員,為黨提供重要情報,好幾次都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黨在非常危險的情況下免遭損失。
這一年年底,劉志丹到榆林視察工作時,被叛徒出賣,王貴賓利用特殊身份獲得這一消息后,不顧個人安危,直奔特委的秘密聯絡點藥王廟,向特委報告情況,劉志丹及時安全脫險。
還有一次是發生在1930年的事了。張東皎受黨組織委派,以寧夏騎兵第十六師師長蘇雨生的代表身份,到榆林和井岳秀進行軍事聯絡,借此機會,向特委匯報寧夏兵運工作情況。井岳秀對張東皎的行蹤產生懷疑,密令加強防范,如發現不軌,立即扣留。王貴賓將情況及時反映給特委,特委又采取果斷應急措施,張東皎順利地離開險地,返回寧夏。
1930年5月,中共陜西臨時省委書記杜衡來陜北巡視工作,要求組織暴動,派特委委員李文芳到榆林先做準備,兼搞軍官教育團工作。李文芳通過王貴賓與各軍支取得聯系,秘密傳達上級指示。井岳秀部八十六師炮兵營、工兵連以張懷樹、何格蘭為首的中共組織,開始從思想上、組織上作武裝暴動的準備工作,王貴賓負責武裝暴動的聯絡工作。1930年9月5日,準備在井岳秀生日當天舉行暴動,因準備不周,未能施行。1931年同期,也就是農歷八月十二日,計劃第二次舉行暴動,不料暴動計劃有所泄露,井岳秀對此事進行追查,將王貴賓以嫌疑分子罪名開除出二五八旅,責令其立即離開榆林。
主持人:原定的第二次暴動就這樣夭折了,值得慶幸的是王貴賓僅僅以“嫌疑分子”被開除。他離開榆林后,真的會像井岳秀要求的那樣離開榆林嗎?請聽眾繼續收聽。
王貴賓被開除出二五八旅后,強迫離開榆林,時隔不久,他又秘密潛入榆林城,準備再次策劃起義。不幸的是,王貴賓在和地下黨員接頭時卻被逮捕,關進了榆林看守所里。在這里,他見到了王子宜、曹力如等6名共產黨員,于是,他們在監獄中開辟了另外一個戰場。
1931年冬,國民黨陜西省黨部調來宋志先,組成陜北臨時軍事法庭會審處,審問關押的共產黨人。宋志先在審問王貴賓時假腥腥地說:“你要好好想一想,不要錯過最后機會,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王貴賓輕蔑地回答:“謝謝你的好意,給我的機會實在太多了,可惜我什么也不知道,不能幫忙。”
這時的宋志先兇相畢露,高聲叫道:“王貴賓,你不要不識抬舉,我問你想不想活了。”話音剛落,王貴賓鏗鏘有力地罵道:“狗屁!老子原來就沒打算死。但為消滅你們這些害人蟲而死,老子絕不后悔!”敵人惱羞成怒,暴跳如雷,便對王貴賓進行嚴刑拷打。
幾個月的審訊過后,王貴賓盡管傷痕累累,但他的意志并沒有屈服,對于黨的秘密只字未吐,敵人無計可施,便于1932年3月19日子夜,將他押至榆林西城門外秘密處死。時年24歲。
《歲月回響》片花
?。校┻@里有濃縮的歷史,難忘的記憶
?。ㄅ┻@里有燎原的烽火,民族的大義
?。校┮环堇硐?,一份擔當
?。ㄅ┮磺粺嵫?,一片赤誠
?。校┘o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
?。ㄅ╆兾餍侣剰V播、陜廣新聞《文化三秦》節目推出大型系列訪談--《歲月回響》
?。校┚凑埵章?/div>
主持人:王貴賓死的悲壯,崢崢鐵骨,好一個熱血男兒。他的英勇就義使黨失去了一位優秀的秘密交通員,陜北特委布置的兵運工作能否繼續進行下去?請聽眾繼續收聽。
王貴賓犧牲后,黨的組織遭受了很大損失,但以工兵連為主力,由何格蘭統一指揮的榆林第三次武裝暴動,確定在1932年9月15日進行。計劃以3個排的兵力,在15日拂曉前突襲師部,主力攻打井岳秀住所,收繳手槍隊、東院機槍連的槍支,并以一個排的兵力突襲星明樓和公安局,占領軍械庫。如果暴動成功,即沿咸榆公路南下黃龍山,建立根據地。
正當暴動準備工作秘密地進行之際,卻突生變局,這種突然的變化全因一個人的出現,這個人就是武福祥。
武福祥何其人也?他原來是高桂滋部的士兵,部隊暴動失敗后他來到榆林,被井岳秀部收容,任炮兵營二連班長。武福祥和地下黨負責人何格蘭、張懷樹有所接觸,秘密集會過幾次。1932年8月間,武福祥有時夜不歸宿,行動詭秘,被連長何啟泰發覺、盤問。武福祥將地下黨的秘密活動全部供出。何啟泰隨即向營長井繼先報告情況,井很快報告井岳秀。井岳秀密令井繼先,讓武福祥繼續偽裝進步,參與地下黨活動,刺探機密。
潛伏與反潛伏,一場看不見的暗戰就這樣悄悄展開。
9月間,武福祥向井岳秀密報了黨組織準備武裝暴動的計劃。井岳秀便命令師部中校參謀趙輯五、補充營營長楊袞、炮兵營營長井繼先,對炮兵營、工兵連地下黨員進行大搜捕。
井繼先與副營長魚躍蘭、一連長李俊卿、二連長何啟泰、營部書記官侯子清等商議,由李俊卿將張懷樹叫到榆林上帝廟炮兵營部,進行審訊,張拒不承認是共產黨員。經幾次審訊,均無結果。后將張懷樹帶到東山朝陽觀炮四連所在地,由四連長孫萬林指揮士兵將張砍死,扔在一口枯井里掩埋。
9月14日早飯后,師部將工兵連連長馮喜讓叫到師部,詢問連內是否有共產黨活動?馮喜讓否認。此時,星明樓上已增設哨兵,形勢嚴峻。孫師策等人建議何格蘭立即離開榆林,去三邊或寧夏,以作緩兵之計,再圖上策。因派人到神府聯系暴動事宜,還未回來,何格蘭便不同意走,又不提前行動。9月15日,趙輯五、楊袞突然帶領補充營官兵將工兵連駐地包圍,以看刺殺為名,命令全連在駐地集合,將何格蘭、趙經昌、楊德厚、邊臨雍、魏志仁、孫師策等6名共產黨員和非黨員孫靜山逮捕。經審訊,除孫師策、孫靜山外,其余5人均慘遭殺害。這就是震驚陜北的“榆林東山慘案”。從此,陜北特委在井岳秀部隊里面開展的兵運工作陷入低潮。
主持人:紅石峽會議上提出,搞武裝斗爭有白色的、灰色的、紅色的3種形式,實則白色的和灰色的兩種形式是搞兵運工作,只有紅色的,才是建立自己的武裝,那么,在兵運工作陷入低潮的時候,紅色武裝還能組建發展嗎?請聽眾繼續收聽。
陜北這塊土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兵運工作屢屢失敗,終于使黨組織認識到,要取得政權,還是要發展自己的武裝。1930年10月,陜北秋高氣爽,有識之士共青團員高朗亭身穿學生服,一路北上,興致勃勃地進入榆林城,尋找陜北特委。
為防不測,特委沒有讓高朗亭前往駐地,只派常黎夫去蓮花池的蓮花亭接見高朗亭。兩人見面后,寒暄幾句,高朗亭開門見山地說:我們準備成立游擊支隊,請特委支持,授予番號。常黎夫仔細觀察了面前這位年輕氣盛的小伙子。此人說話干脆利落,性格直爽??墒?,根據特委的意見,條件現在還不是很成熟,只能先做準備工作。常黎夫便對高朗亭說,你先住下,我向特委匯報后給你回話。
兩人分頭離開蓮花亭,高朗亭有點不高興,沒有再等,負氣而走。
盡管特委沒有表態,高朗亭有點怨氣,但他并沒有停止工作,而是更加積極地做準備,籌款買槍,和共產黨員劉善忠先后在綏德、安定、橫山、延川一帶建立了十七八個秘密聯絡站點和幾十個農會。在此基礎上,1932年3月12日,劉善忠、高朗亭、楊秉權、高文清等化裝后到清澗懷寧灣寨子上智取民團,獲槍6支,隨即成立紅軍延川游擊隊。之后,將游擊隊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西北先鋒隊。
1932年10月1日,陜北特委為迷惑敵人,壯大自己的力量,在沒有正式游擊支隊的情況下,把中國工農紅軍西北先鋒隊改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第九支隊。特委派畢維周為九支隊授旗,并宣布高朗亭為支隊長、艾龍飛為政委。從此,這支游擊隊屬陜北特委直接領導。1933年4月下旬,第九支隊改為中國工農紅軍陜北第一支隊,紅一支隊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在安定縣李家岔建立了一小塊根據地。
1934年7月8日,中共陜北特委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游擊隊總指揮部。謝子長任總指揮,郭洪濤任政委,賀晉年任參謀長。謝子長率一、二、五支隊攻打安定縣城,獲勝,救出被監禁的200多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之后,去南梁閻家洼子與劉志丹會合,共商反“圍剿”之策。會后將陜甘邊紅三團帶回陜北,經過景武家塌、張家圪臺、河口鎮等三戰三捷,取得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的第一次“圍剿”。
為了適應形勢,反對國民黨軍第二次“圍剿”,總指揮部撤銷,成立陜北獨立師,下轄第一、二、三團。1935年1月30日,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七軍八十四師,師長楊琪,政委張達志。
對于紅色武裝的出現,群眾奔走相告,拍手稱快,并編成民歌傳唱:“正月里,是新年,陜北出了個劉志丹。/劉志丹是清官,他帶上隊伍上橫山,一心要共產。/三月里,滿地青。陜北紅軍遍地生;豪紳地主高利貸,個個跑的不見面,老百姓才安生”。
自此以后,陜北特委建立的紅色武裝像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經過第一次、第二次反“圍剿”的洗禮,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兩支紅軍活動的西北革命根據地,最終成為中央紅軍長征的落腳點。
這里還有一段小小的插曲。新中國成立后,常黎夫和高朗亭曾經共同回憶那些戰斗的歲月,兩人提及在榆林蓮花池的那次相遇。常老說:將軍,我們又相遇了,高老問:我們那次誰是誰非?常老非常幽默地說:現在看你是對的,但當年我也沒錯。兩人會意地一笑了之。
高朗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4年逝世,享年81歲。
常黎夫在他69歲的時候,出任新成立的陜西省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主任一職。這是一位老戰士的又一次遠征,在這個崗位上,他為那些犧牲在這片熱土上的戰友樹碑立傳,也為陜西的黨史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06年2月12日常老去世,享年94歲。
主持人:陜北黨組織發展革命武裝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但他表現的是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革命理想。這正是:
胸羅革命撇了家,凄風苦雨走天涯。
坐牢送命渾閑事,共產新生播火花。
剝削不挖根不絕,自由爭得事應夸。
縱然費去千年力,英特納爾實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