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決算公開
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2018年部門決算說明
來源:未知
瀏覽量:
529
發表時間:
2019-09-30 10:45
打印本文
一、部門主要職責及機構設置
(一)部門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黨史工作的政策和部署;組織和督促各縣區、市直各部門黨史資料的征集、研究、編印、宣傳教育工作。
2、為市委解決地方黨史問題提供資料和參考意見,為市委宏觀決策和黨的建設提供歷史借鑒;負責對全市性重大黨史事件組織專題調查;負責對全市范圍內涉及黨史的相關活動進行組織和協調。
3、負責征編全市各個時期的黨史資料;重點編寫地方黨史基本著作,編纂編年史和專門史。
4、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中共黨史的宣傳教育;協助市委審查核實凡涉及市中共黨史方面的有關專論、報刊文章及文藝作品;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并審核已故重要中共榆林歷史人物紀念活動和重要黨史紀念活動;參與對全市革命歷史遺址、遺跡的保護和利用工作。
5、負責對縣區黨史研究工作進行協調和指導,向有關部門和縣區黨史機構傳達省委關于黨史工作的指示,組織、協調黨史資料征集和黨史專題研究工作。
6、負責全市黨史干部的業務培訓。
7、負責完成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交辦的征研專題和業務工作。
8、承辦市委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機構設置
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含4個內設機構和1個下屬事業單位,內設機構分別為:辦公室、研究一科、研究二科、宣傳教育科,下屬單位為:榆林革命史研究中心。
二、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本部門2018年部門決算編制范圍的單位包括本級及所屬1個下屬單位:
備注:下屬單位榆林革命史研究中心實行財政全額撥款,財務不獨立。
三、2018年度部門工作完成情況
(一)重點開展黨史基本著作編研。
1.完成《中國共產黨榆林歷史》(第二卷)送審稿評審工作,進入印刷出版階段。該書全面系統記述了1949年至1978年榆林黨組織領導全市人民進行艱苦奮斗的光輝歷史,史實準確,語言流暢,地方特色鮮明,約30萬字。
2.完成《中共綏德分區史》送審稿。綏德分區是陜北黨的歷史的重要組織部分,在西北革命根據地史上有著重要地位,也是榆林地方黨史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全面準確記述這段歷史,對豐富榆林黨的歷史,厚植地方紅色基因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今年召開初稿評審會,11月份完成送審稿。全書約30萬字。
3.編印《榆林籍將軍(第一卷)》。該書歷時4年征編,主要記述了從榆林走出去,在戰爭中成長,為共和國建立作出不朽貢獻的19名榆林籍將軍,其中1955年授銜10位(3名中將),1961年授銜4位,1964年授銜5位。全書約38萬字。
4.完成《紀念中共中央轉戰陜北70周年—毛澤東在榆林》畫冊出版。該畫冊是紀念轉戰陜北勝利70周年的一項重要工作,畫冊著眼解放戰爭全局,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轉戰陜北的重大歷史事件為重點,結合黨史故事和剪紙藝術,精心編排,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共中央轉戰陜北這一波瀾壯闊的偉大征程。全書共收錄珍貴歷史照片221張,剪紙8副,歷史故事18個,文稿內容近3.6萬多字。
(二)大力推進黨史人物傳記編撰。
1.完成《蘇振云傳》書稿的編輯校對工作,進入印刷階段。建國以來,防治風沙是榆林農業工作的重心,涌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人物,蘇振云同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建國前蘇振云同志是支前模范,建國后長期擔任榆林地區農業局局長,為治理榆林地區土地沙漠化、改變農業基礎條件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突出貢獻。全書約20萬字。
2.完成《陳智亮傳》初稿編撰。陳智亮同志是一位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革命家,親歷了榆林的解放,新中國成立之后先后任定邊、府谷、橫山縣委書記和地委副書記等職。目前,完成了資料征集和大綱編寫,形成約15萬字初稿。
(三)積極開展黨史資料書籍征編。
1.編印《榆林黨委工作紀事》(2017年卷)。該書以中國共產黨在榆林市的執政活動為主題,旨在詳實記錄黨的執政實踐,總結執政經驗,探索執政規律。全書60萬字,設有調研實錄、重要會議紀實、工作概況、年度熱詞、執政論壇、大事記、附錄等7個欄目。
2.征編黨史專題資料。一是完成《開創榆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1978-1991》初稿2萬字;完成《開創榆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2002-2012》初稿約3萬字。二是通過查閱檔案并收集到黨史檔案資料120多份,轉化成電子檔案約3.5G;從各部門單位收集到《榆林市衛生志》《榆林市宣傳志》《榆林市歷史統計資料匯編(1949-2008)》《榆林市志*扶貧志》等書籍、資料數百萬字。三是從國家圖書館復制刻印了陜甘寧時期的報紙《邊區群眾報》《三邊報》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地方報紙《大眾報》,共計1000余份,3000多張電子文檔,豐富了我室的黨史資料。
(四)嚴格把關史實,認真審讀黨史著作。
一是對綏德史志辦撰寫的《中共綏德地委舊址紀念館基本陳列大綱》進行審讀,并參加了省黨研室舉辦的《中共綏德地委舊址紀念館基本陳列大綱》四級聯審座談會。二是對《中共府谷歷史》(第一卷)初稿、送審稿,《中共定邊歷史》(第一卷、第二卷)初稿進行了認真審讀,并出具了審讀修改意見。三是對《清澗縣紅軍東征史實展陳大綱》進行審讀,出具了審讀修改意見。四是對《中國共產黨陜西歷史第二卷》(征求意見稿)中涉及榆林黨史部分的提出了修改意見。
(五)完成“榆林3D革命紀念館”建設任務。
榆林“3D黨史展館”是新形勢下,我市加強地方黨史研究成果轉化,發揮黨史部門“資政育人”職能,利用現代傳媒技術擴大黨史宣傳教育覆蓋面、提高黨史宣傳教育效果的重要舉措。2014年9月立項,目前該館建設全部完成,已正式向全市人民開放。榆林3D革命紀念館的建成開館,填補了西北五省網上虛擬革命紀念館的空白,在我市黨史事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為黨史宣教、為黨建工作搭建起了新平臺。
(六)抓住重大歷史節點,深化黨史宣教工作。
1.舉辦紀念轉戰陜北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為隆重紀念轉戰陜北勝利70周年,3月18日,市委黨史研究室啟動了大型系列紅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及時組織開展了各界人士重走轉戰陜北路活動,并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在全市電視媒體、移動客戶端、互聯網、各廣場、商業街電子屏等社會媒介播放“紀念中共中央轉戰陜北勝利70周年微電影;在榆林電視臺持續播出“紅色少年 風華正茂”研學短片;創作了一首紀念中共中央轉戰陜北勝利70周的歌曲。系列宣傳活動的開展,注重紅色景點、紅色產業推廣,注重紅色故事、紅色精神的弘揚,有效宣傳了中共中央轉戰陜北這一波瀾壯闊的偉大壯舉,教育了廣大干部群眾。
2.舉辦中共陜北特委成立90周年座談會。1928年4月成立中共陜北特委,這是陜北建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翻開了陜北革命斗爭開天辟地新的一頁。今年是中共陜北特委成立90周年。4月26日,由我室與子洲縣委舉辦了紀念陜北特委成立90周年座談會。各位專家和領導紛紛交流發言,表達對革命先輩的深切緬懷之情,重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歷程,挖掘了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頑強不屈的革命精神。
3.開展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為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面回顧、深刻體會和總結改革開放40周年的輝煌成就、實踐經驗與理論成果,我室在全市開展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征文活動和網絡黨史知識競賽活動。舉辦了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40周年座談會,開展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黨史黨建知識答題贈書活動。
4.拍攝黨史紀錄片,推動宣傳教育再上新臺階。為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榆林和平解放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溫解放榆林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記錄改革開放以來榆林的輝煌成就,弘揚正能量,禮贊共產黨,在全社會營造學黨史、知黨恩、跟黨走的濃厚氛圍。我室正在拍攝反映榆林和平解放史實和禮贊改革偉大成就的黨史文獻紀錄片《解放榆林》《砥礪奮進40年——榆林記憶》。其中《砥礪奮進40年——榆林記憶》拍攝完成,目前在榆林電視臺播放。
5.積極開展“黨史七進”工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史國史學習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我室不斷拓展黨史宣教渠道,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黨史“七進”活動。一是選派優秀干部,赴機關、企業、軍營、社區、學校宣講地方黨史,先后推薦兩名年輕的黨史干部“走出去”宣講黨史。二是開展了榆林市第二屆小小紅色講解員評選表彰活動,舉辦了“傳承轉戰精神,爭做紅色傳人”青少年重走轉戰路紅色研學活動。三是向機關、學校、社會團體發放一批地方黨史書籍。目前已經向部分機關、學校、縣區發放由我室編寫的地方黨史書籍約3000多冊,四是整理600多革命英烈人物照片、事跡在榆林黨史網、榆林黨史微信公眾號、榆林黨史微網站上每天推出一位英烈人物;征集沿黃公路紅色遺址遺跡圖文資料,進行認真梳理,形成專題,在榆林黨史網開辟專欄,進行專題宣傳。五是開通了今日頭條,進一步宣傳榆林黨史,為社會各界人士學習黨的歷史,了解地方黨史提供了參考資料,擴大了黨史宣傳范圍。
(七)高質量完成上級交辦的工作任務。
1.參與全市紅色場館和黨性教育基地建設工作。今年以來,根據市委部署,我室積極投身綏德“一館”“五址”“一書”“一合作”指導工作。一是市委領導帶隊到南方考察,形成了《紅色場館考察報告》,先后起草了《綏德革命紀念館展陳工作方案》《綏德革命紀念館資料、實物征集工作方案》;召集省、市有關專家研究討論了《綏德革命紀念館展陳大綱》,完善了大綱目錄。二是室主要領導帶隊赴北京與中央相關專家就《綏德革命紀念館展陳大綱》舉行了研討座談會,征求意見,進一步完善了大綱。為綏德郝家橋革命舊址、綏德師范舊址、九真觀地委舊址、三五九旅舊址、義合薛家渠西北局舊址的改造提升提出許多建設性指導意見,并就各個舊址蘊含的革命精神進行初步研究。三是為配合紅色場館建設,及時啟動了《習仲勛齊心在綏德》畫傳編撰工作,目前已經形成初稿。四是承擔了全市黨性教育基地課程開發工作,收集了縣市區上報的有關資料和比較成熟的課件,并對去年開發的四個課件進行了修改提升。其中《弘揚郝家橋調查精神 傳承紅色革命文化基因》被省委組織部列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訓課程。
2.承辦榆林紅色教育基地建設規劃工作。為促進紅色教育基地基礎設施、環境面貌的持續改善,發揮紅色資源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的獨特作用,實現紅色教育基地精神文化內涵的不斷提升,根據中、省有關精神,由市上統一規劃,縣市區組織實施,全面啟動紅色教育基地修護改造提升工程。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成立以市委書記為組長的紅色教育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委黨史研究室。根據市委主要領導指示,由我室對全市革命舊址進行初步摸底調研,起草了《關于加強紅色教育基地建設的實施方案》。8月份,召開紅色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推進會,就如何推進工作進行了深入研究,擬定了革命舊址建設規劃范圍和基本要求。9月底,我室負責組織開展了第一期紅色場館講解員培育班,全市不同場館的60多名講解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目前,全市紅色教育基地規劃設計工作正式啟動。
3.完成《榆林紅色地標》初稿撰寫工作。革命遺址是紅色文化的支撐,強化紅色文化教育功能是黨史研究部門的職責。我室充分利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黨史資料征集的成果,挖掘整理當地革命歷程、革命遺址、革命人物相關的歷史事件和經典故事,深入挖掘其中所展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提煉升華其中所反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撰寫了《榆林紅色地標》,用以更好地服務黨員黨性教育和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队芰旨t色地標》從榆林的372處革命遺址遺跡中精選出30處紅色地標,初稿約30萬字,已于9月中旬上報省委黨史研究室。
4.征編黨史專題資料。一是撰寫上報《80年代中期榆林地區整黨工作探析》《榆林1992-2002大發展的前奏》兩篇專題,共2.6萬字;《榆林市重要文件匯編(1992-2002)》,共24份;《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榆林(1992-2012)》電子版共15篇,2萬字。二是征集到口述史資料13篇。三是收集“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活動相關資,已收集到2萬多字的新聞稿件。
四、部門人員情況說明
截止2018年底,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人員編制10人,均為行政編制;實有人員9人,均為行政編制。單位管理的離休人員1人,退休人員8人,退休人員已移交市養老經辦中心。臨時聘用司機1人。
榆林革命史研究中心人員編制8人,均為事業編制;實有人員8人,均為事業編制。無離退休人員。
五、部門決算收支情況說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1、2018年度收支總體情況
(1)2018年收入總計616.54萬元,比上年減少75.83萬元,同比降低10.95%,收入減少的原因是在職人員減少。
(2)2018年支出總計616.54萬元,比上年減少75.83萬元,同比降低10.95%,支出減少的原因是在職人員減少。
2、2018年度收入構成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615.15萬元,占全年收入的99.77%,為市級財政當年撥付的一般公共預算資金財政撥款。
(2)其他收入0.16萬元,占全年收入的0.03%,為被接待單位交來伙食費及多領取差旅補助退款。
(3)年初結轉和結余1.22萬元,占全年收入的0.20%,為其他收入結轉和結余。
3、2018年度支出構成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81.00萬元,占全年支出的94.24%,為群眾團體事務和黨委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支出。
(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5.05萬元,占全年支出的5.68%,為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支出。
(3)年末結轉和結余0.49萬元,占全年支出的0.08%,為其他收入結轉和結余。
(二)2018年度財政撥款收入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1、2018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體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615.15萬元,比上年減少63.02萬元,同比降低9.29%,收入減少的原因是在職人員減少。
(2)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615.15萬元,比上年減少63.02萬元,同比降低9.29%,支出減少的原因是在職人員減少。
2、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情況(按功能分類科目)
(1)機關服務支出301.2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的48.97%,全部為基本支出,主要用于在職人員工資以及機關基本運行支出。其中:人員經費271.59萬元,日常公用經費29.65萬元。
(2)其他黨委辦公廳(室)及機關機構事務支出275.9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的44.85%,全部為項目支出,主要用于開展全市黨史資料的征集、整理、保存、研究、利用、宣傳等工作任務。
(3)其他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支出35.05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的5.70%,全部為基本支出,主要用于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費、離休人員醫療費等支出。其中:人員經費34.94萬元,日常公用經費0.11萬元。
(4)其他群眾團體事務支出2.93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的0.48%,全部為基本支出,主要用于單位工會經費支出。
3、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情況(按經濟分類科目)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為339.21萬元,其中:人員經費支出306.53萬元,占基本支出的90.37%,公用經費支出32.68萬元,占基本支出的9.63%。
(1)人員經費支出:
工資福利支出為271.59萬元,占人員經費支出的88.60%,其中:基本工資80.98萬元,津貼補貼76.97萬元,獎金37.05萬元,績效工資43.94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15.25萬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0.45萬元,住房公積金16.96萬元;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為34.94萬元,占人員經費支出的11.40%,其中:離休費11.34萬元,退休費0.36萬元,撫恤金15.74萬元,醫療費6.99萬元,獎勵金0.51萬元。
(2)公用經費支出:
公共經費支出全部為商品和服務支出,共計32.68萬元,其中:辦公費6.29萬元,印刷費1.30萬元,郵電費1.57萬元,差旅費4.35萬元,公務接待費0.22萬元,工會經費2.93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3.32萬元,其他交通費用11.65萬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1.05萬元。
4、2018年度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收支情況說明
本部門無政府性基金決算收支,并已公開空表。
5、2018年度國有資本經營財政撥款收支情況說明
本部門無國有資本經營決算收支。
(三)2018年度“三公”經費、培訓費及會議費支出情況說明
1、2018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3.55萬元,比上年減少0.82萬元,同比降低18.76%,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支出0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0.22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3.32萬元。“三公”經費減少的原因是公務外出次數較上年有所減少,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降低。“三公”經費支出比本年預算減少0.85萬元,降低19.32%,減少的原因是嚴格控制公務接待標準以及公務用車標準。
(1)因公出國(境)團組情況
2018年度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支出0萬元,與上年持平,2018年度未安排因公出國(境)事務。
(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用支出情況
2018年度購置公務車輛0臺,支出0萬元,公務用車保有量1臺。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3.32萬元,比上年減少0.67萬元,同比降低16.79%,減少的原因是公務外出次數較上年有所減少。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主要用于公務車的燃料費、維護費、保險費、審驗費及通行費等日常支出。
(3)公務接待費支出情況
2018年度公務接待共3批次,累計接待18人次(含陪同8人次)。公務接待費支出0.22萬元,比上年減少0.16萬元,同比下降42.11%,主要用于接待上級及其他市縣黨史部門等來榆調研、征集資料期間的食宿費,減少的原因是嚴格控制了公務接待標準。
2、2018年度培訓費支出情況說明
2018年度培訓費支出7.98萬元,比上年增加5.21萬元,同比增長188.09%,增加的原因是2018年組織召開的培訓比上年規模增大。
3、2018年度會議費支出情況說明
2018年度會議費支出3.84萬元,比上年減少3.35萬元,同比降低46.59%,減少的原因是2018年組織召開的會議比上年減少。
六、2018年度部門績效管理情況說明
根據預算管理績效要求,本部門組織對2018年度整體支出開展績效自評,涉及一般公共預算當年撥款支出615.15萬元,其中,項目支出275.9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當年撥款支出總額的44.86%,2018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了各項績效目標。
七、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2018年度“機關運行經費”支出32.68萬元,比上年減少0.79萬元,同比降低2.36%,降低的原因是嚴控一般性支出,如公車運行費及公務接待費。
(二)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18年我室政府采購總額共146.83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類5.40萬元,全部為辦公設備購置;政府采購服務類141.43萬元,分別為委托業務費112.60萬元,印刷費28.83萬元。
(三)國有資產占用及購置情況說明
截至2018年末,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所屬單位共有車輛1輛,單價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2018年當年購置車輛0輛;購置單價50萬元以上的設備0臺(套);購置單價10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
八、專業名詞解釋
1、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
2、項目支出:指單位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各項支出。
3、“三公”經費:指部門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
4、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5、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附件:2018年部門決算公開報表
(一)部門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黨史工作的政策和部署;組織和督促各縣區、市直各部門黨史資料的征集、研究、編印、宣傳教育工作。
2、為市委解決地方黨史問題提供資料和參考意見,為市委宏觀決策和黨的建設提供歷史借鑒;負責對全市性重大黨史事件組織專題調查;負責對全市范圍內涉及黨史的相關活動進行組織和協調。
3、負責征編全市各個時期的黨史資料;重點編寫地方黨史基本著作,編纂編年史和專門史。
4、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中共黨史的宣傳教育;協助市委審查核實凡涉及市中共黨史方面的有關專論、報刊文章及文藝作品;協助有關部門開展并審核已故重要中共榆林歷史人物紀念活動和重要黨史紀念活動;參與對全市革命歷史遺址、遺跡的保護和利用工作。
5、負責對縣區黨史研究工作進行協調和指導,向有關部門和縣區黨史機構傳達省委關于黨史工作的指示,組織、協調黨史資料征集和黨史專題研究工作。
6、負責全市黨史干部的業務培訓。
7、負責完成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交辦的征研專題和業務工作。
8、承辦市委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機構設置
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含4個內設機構和1個下屬事業單位,內設機構分別為:辦公室、研究一科、研究二科、宣傳教育科,下屬單位為:榆林革命史研究中心。
二、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本部門2018年部門決算編制范圍的單位包括本級及所屬1個下屬單位:
序號 | 單位名稱 |
1 | 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本級) |
2 | 榆林革命史研究中心 |
三、2018年度部門工作完成情況
(一)重點開展黨史基本著作編研。
1.完成《中國共產黨榆林歷史》(第二卷)送審稿評審工作,進入印刷出版階段。該書全面系統記述了1949年至1978年榆林黨組織領導全市人民進行艱苦奮斗的光輝歷史,史實準確,語言流暢,地方特色鮮明,約30萬字。
2.完成《中共綏德分區史》送審稿。綏德分區是陜北黨的歷史的重要組織部分,在西北革命根據地史上有著重要地位,也是榆林地方黨史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全面準確記述這段歷史,對豐富榆林黨的歷史,厚植地方紅色基因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今年召開初稿評審會,11月份完成送審稿。全書約30萬字。
3.編印《榆林籍將軍(第一卷)》。該書歷時4年征編,主要記述了從榆林走出去,在戰爭中成長,為共和國建立作出不朽貢獻的19名榆林籍將軍,其中1955年授銜10位(3名中將),1961年授銜4位,1964年授銜5位。全書約38萬字。
4.完成《紀念中共中央轉戰陜北70周年—毛澤東在榆林》畫冊出版。該畫冊是紀念轉戰陜北勝利70周年的一項重要工作,畫冊著眼解放戰爭全局,以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轉戰陜北的重大歷史事件為重點,結合黨史故事和剪紙藝術,精心編排,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共中央轉戰陜北這一波瀾壯闊的偉大征程。全書共收錄珍貴歷史照片221張,剪紙8副,歷史故事18個,文稿內容近3.6萬多字。
(二)大力推進黨史人物傳記編撰。
1.完成《蘇振云傳》書稿的編輯校對工作,進入印刷階段。建國以來,防治風沙是榆林農業工作的重心,涌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人物,蘇振云同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建國前蘇振云同志是支前模范,建國后長期擔任榆林地區農業局局長,為治理榆林地區土地沙漠化、改變農業基礎條件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突出貢獻。全書約20萬字。
2.完成《陳智亮傳》初稿編撰。陳智亮同志是一位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革命家,親歷了榆林的解放,新中國成立之后先后任定邊、府谷、橫山縣委書記和地委副書記等職。目前,完成了資料征集和大綱編寫,形成約15萬字初稿。
(三)積極開展黨史資料書籍征編。
1.編印《榆林黨委工作紀事》(2017年卷)。該書以中國共產黨在榆林市的執政活動為主題,旨在詳實記錄黨的執政實踐,總結執政經驗,探索執政規律。全書60萬字,設有調研實錄、重要會議紀實、工作概況、年度熱詞、執政論壇、大事記、附錄等7個欄目。
2.征編黨史專題資料。一是完成《開創榆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1978-1991》初稿2萬字;完成《開創榆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2002-2012》初稿約3萬字。二是通過查閱檔案并收集到黨史檔案資料120多份,轉化成電子檔案約3.5G;從各部門單位收集到《榆林市衛生志》《榆林市宣傳志》《榆林市歷史統計資料匯編(1949-2008)》《榆林市志*扶貧志》等書籍、資料數百萬字。三是從國家圖書館復制刻印了陜甘寧時期的報紙《邊區群眾報》《三邊報》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地方報紙《大眾報》,共計1000余份,3000多張電子文檔,豐富了我室的黨史資料。
(四)嚴格把關史實,認真審讀黨史著作。
一是對綏德史志辦撰寫的《中共綏德地委舊址紀念館基本陳列大綱》進行審讀,并參加了省黨研室舉辦的《中共綏德地委舊址紀念館基本陳列大綱》四級聯審座談會。二是對《中共府谷歷史》(第一卷)初稿、送審稿,《中共定邊歷史》(第一卷、第二卷)初稿進行了認真審讀,并出具了審讀修改意見。三是對《清澗縣紅軍東征史實展陳大綱》進行審讀,出具了審讀修改意見。四是對《中國共產黨陜西歷史第二卷》(征求意見稿)中涉及榆林黨史部分的提出了修改意見。
(五)完成“榆林3D革命紀念館”建設任務。
榆林“3D黨史展館”是新形勢下,我市加強地方黨史研究成果轉化,發揮黨史部門“資政育人”職能,利用現代傳媒技術擴大黨史宣傳教育覆蓋面、提高黨史宣傳教育效果的重要舉措。2014年9月立項,目前該館建設全部完成,已正式向全市人民開放。榆林3D革命紀念館的建成開館,填補了西北五省網上虛擬革命紀念館的空白,在我市黨史事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為黨史宣教、為黨建工作搭建起了新平臺。
(六)抓住重大歷史節點,深化黨史宣教工作。
1.舉辦紀念轉戰陜北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為隆重紀念轉戰陜北勝利70周年,3月18日,市委黨史研究室啟動了大型系列紅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及時組織開展了各界人士重走轉戰陜北路活動,并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在全市電視媒體、移動客戶端、互聯網、各廣場、商業街電子屏等社會媒介播放“紀念中共中央轉戰陜北勝利70周年微電影;在榆林電視臺持續播出“紅色少年 風華正茂”研學短片;創作了一首紀念中共中央轉戰陜北勝利70周的歌曲。系列宣傳活動的開展,注重紅色景點、紅色產業推廣,注重紅色故事、紅色精神的弘揚,有效宣傳了中共中央轉戰陜北這一波瀾壯闊的偉大壯舉,教育了廣大干部群眾。
2.舉辦中共陜北特委成立90周年座談會。1928年4月成立中共陜北特委,這是陜北建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翻開了陜北革命斗爭開天辟地新的一頁。今年是中共陜北特委成立90周年。4月26日,由我室與子洲縣委舉辦了紀念陜北特委成立90周年座談會。各位專家和領導紛紛交流發言,表達對革命先輩的深切緬懷之情,重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歷程,挖掘了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頑強不屈的革命精神。
3.開展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為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面回顧、深刻體會和總結改革開放40周年的輝煌成就、實踐經驗與理論成果,我室在全市開展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征文活動和網絡黨史知識競賽活動。舉辦了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40周年座談會,開展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黨史黨建知識答題贈書活動。
4.拍攝黨史紀錄片,推動宣傳教育再上新臺階。為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榆林和平解放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溫解放榆林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記錄改革開放以來榆林的輝煌成就,弘揚正能量,禮贊共產黨,在全社會營造學黨史、知黨恩、跟黨走的濃厚氛圍。我室正在拍攝反映榆林和平解放史實和禮贊改革偉大成就的黨史文獻紀錄片《解放榆林》《砥礪奮進40年——榆林記憶》。其中《砥礪奮進40年——榆林記憶》拍攝完成,目前在榆林電視臺播放。
5.積極開展“黨史七進”工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史國史學習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我室不斷拓展黨史宣教渠道,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黨史“七進”活動。一是選派優秀干部,赴機關、企業、軍營、社區、學校宣講地方黨史,先后推薦兩名年輕的黨史干部“走出去”宣講黨史。二是開展了榆林市第二屆小小紅色講解員評選表彰活動,舉辦了“傳承轉戰精神,爭做紅色傳人”青少年重走轉戰路紅色研學活動。三是向機關、學校、社會團體發放一批地方黨史書籍。目前已經向部分機關、學校、縣區發放由我室編寫的地方黨史書籍約3000多冊,四是整理600多革命英烈人物照片、事跡在榆林黨史網、榆林黨史微信公眾號、榆林黨史微網站上每天推出一位英烈人物;征集沿黃公路紅色遺址遺跡圖文資料,進行認真梳理,形成專題,在榆林黨史網開辟專欄,進行專題宣傳。五是開通了今日頭條,進一步宣傳榆林黨史,為社會各界人士學習黨的歷史,了解地方黨史提供了參考資料,擴大了黨史宣傳范圍。
(七)高質量完成上級交辦的工作任務。
1.參與全市紅色場館和黨性教育基地建設工作。今年以來,根據市委部署,我室積極投身綏德“一館”“五址”“一書”“一合作”指導工作。一是市委領導帶隊到南方考察,形成了《紅色場館考察報告》,先后起草了《綏德革命紀念館展陳工作方案》《綏德革命紀念館資料、實物征集工作方案》;召集省、市有關專家研究討論了《綏德革命紀念館展陳大綱》,完善了大綱目錄。二是室主要領導帶隊赴北京與中央相關專家就《綏德革命紀念館展陳大綱》舉行了研討座談會,征求意見,進一步完善了大綱。為綏德郝家橋革命舊址、綏德師范舊址、九真觀地委舊址、三五九旅舊址、義合薛家渠西北局舊址的改造提升提出許多建設性指導意見,并就各個舊址蘊含的革命精神進行初步研究。三是為配合紅色場館建設,及時啟動了《習仲勛齊心在綏德》畫傳編撰工作,目前已經形成初稿。四是承擔了全市黨性教育基地課程開發工作,收集了縣市區上報的有關資料和比較成熟的課件,并對去年開發的四個課件進行了修改提升。其中《弘揚郝家橋調查精神 傳承紅色革命文化基因》被省委組織部列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訓課程。
2.承辦榆林紅色教育基地建設規劃工作。為促進紅色教育基地基礎設施、環境面貌的持續改善,發揮紅色資源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的獨特作用,實現紅色教育基地精神文化內涵的不斷提升,根據中、省有關精神,由市上統一規劃,縣市區組織實施,全面啟動紅色教育基地修護改造提升工程。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成立以市委書記為組長的紅色教育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委黨史研究室。根據市委主要領導指示,由我室對全市革命舊址進行初步摸底調研,起草了《關于加強紅色教育基地建設的實施方案》。8月份,召開紅色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推進會,就如何推進工作進行了深入研究,擬定了革命舊址建設規劃范圍和基本要求。9月底,我室負責組織開展了第一期紅色場館講解員培育班,全市不同場館的60多名講解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目前,全市紅色教育基地規劃設計工作正式啟動。
3.完成《榆林紅色地標》初稿撰寫工作。革命遺址是紅色文化的支撐,強化紅色文化教育功能是黨史研究部門的職責。我室充分利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黨史資料征集的成果,挖掘整理當地革命歷程、革命遺址、革命人物相關的歷史事件和經典故事,深入挖掘其中所展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提煉升華其中所反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撰寫了《榆林紅色地標》,用以更好地服務黨員黨性教育和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队芰旨t色地標》從榆林的372處革命遺址遺跡中精選出30處紅色地標,初稿約30萬字,已于9月中旬上報省委黨史研究室。
4.征編黨史專題資料。一是撰寫上報《80年代中期榆林地區整黨工作探析》《榆林1992-2002大發展的前奏》兩篇專題,共2.6萬字;《榆林市重要文件匯編(1992-2002)》,共24份;《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榆林(1992-2012)》電子版共15篇,2萬字。二是征集到口述史資料13篇。三是收集“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活動相關資,已收集到2萬多字的新聞稿件。
四、部門人員情況說明
截止2018年底,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人員編制10人,均為行政編制;實有人員9人,均為行政編制。單位管理的離休人員1人,退休人員8人,退休人員已移交市養老經辦中心。臨時聘用司機1人。
榆林革命史研究中心人員編制8人,均為事業編制;實有人員8人,均為事業編制。無離退休人員。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1、2018年度收支總體情況
(1)2018年收入總計616.54萬元,比上年減少75.83萬元,同比降低10.95%,收入減少的原因是在職人員減少。
(2)2018年支出總計616.54萬元,比上年減少75.83萬元,同比降低10.95%,支出減少的原因是在職人員減少。

(1)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615.15萬元,占全年收入的99.77%,為市級財政當年撥付的一般公共預算資金財政撥款。
(2)其他收入0.16萬元,占全年收入的0.03%,為被接待單位交來伙食費及多領取差旅補助退款。
(3)年初結轉和結余1.22萬元,占全年收入的0.20%,為其他收入結轉和結余。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81.00萬元,占全年支出的94.24%,為群眾團體事務和黨委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支出。
(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5.05萬元,占全年支出的5.68%,為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支出。
(3)年末結轉和結余0.49萬元,占全年支出的0.08%,為其他收入結轉和結余。

1、2018年度財政撥款收支總體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615.15萬元,比上年減少63.02萬元,同比降低9.29%,收入減少的原因是在職人員減少。
(2)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615.15萬元,比上年減少63.02萬元,同比降低9.29%,支出減少的原因是在職人員減少。
2、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情況(按功能分類科目)
(1)機關服務支出301.2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的48.97%,全部為基本支出,主要用于在職人員工資以及機關基本運行支出。其中:人員經費271.59萬元,日常公用經費29.65萬元。
(2)其他黨委辦公廳(室)及機關機構事務支出275.9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的44.85%,全部為項目支出,主要用于開展全市黨史資料的征集、整理、保存、研究、利用、宣傳等工作任務。
(3)其他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支出35.05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的5.70%,全部為基本支出,主要用于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費、離休人員醫療費等支出。其中:人員經費34.94萬元,日常公用經費0.11萬元。
(4)其他群眾團體事務支出2.93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的0.48%,全部為基本支出,主要用于單位工會經費支出。
3、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情況(按經濟分類科目)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為339.21萬元,其中:人員經費支出306.53萬元,占基本支出的90.37%,公用經費支出32.68萬元,占基本支出的9.63%。
(1)人員經費支出:
工資福利支出為271.59萬元,占人員經費支出的88.60%,其中:基本工資80.98萬元,津貼補貼76.97萬元,獎金37.05萬元,績效工資43.94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15.25萬元,其他社會保障繳費0.45萬元,住房公積金16.96萬元;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為34.94萬元,占人員經費支出的11.40%,其中:離休費11.34萬元,退休費0.36萬元,撫恤金15.74萬元,醫療費6.99萬元,獎勵金0.51萬元。
(2)公用經費支出:
公共經費支出全部為商品和服務支出,共計32.68萬元,其中:辦公費6.29萬元,印刷費1.30萬元,郵電費1.57萬元,差旅費4.35萬元,公務接待費0.22萬元,工會經費2.93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3.32萬元,其他交通費用11.65萬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1.05萬元。
4、2018年度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收支情況說明
本部門無政府性基金決算收支,并已公開空表。
5、2018年度國有資本經營財政撥款收支情況說明
本部門無國有資本經營決算收支。
(三)2018年度“三公”經費、培訓費及會議費支出情況說明
1、2018年度“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3.55萬元,比上年減少0.82萬元,同比降低18.76%,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支出0萬元,公務接待費支出0.22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3.32萬元。“三公”經費減少的原因是公務外出次數較上年有所減少,故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降低。“三公”經費支出比本年預算減少0.85萬元,降低19.32%,減少的原因是嚴格控制公務接待標準以及公務用車標準。
(1)因公出國(境)團組情況
2018年度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支出0萬元,與上年持平,2018年度未安排因公出國(境)事務。
(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用支出情況
2018年度購置公務車輛0臺,支出0萬元,公務用車保有量1臺。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3.32萬元,比上年減少0.67萬元,同比降低16.79%,減少的原因是公務外出次數較上年有所減少。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主要用于公務車的燃料費、維護費、保險費、審驗費及通行費等日常支出。
(3)公務接待費支出情況
2018年度公務接待共3批次,累計接待18人次(含陪同8人次)。公務接待費支出0.22萬元,比上年減少0.16萬元,同比下降42.11%,主要用于接待上級及其他市縣黨史部門等來榆調研、征集資料期間的食宿費,減少的原因是嚴格控制了公務接待標準。
2、2018年度培訓費支出情況說明
2018年度培訓費支出7.98萬元,比上年增加5.21萬元,同比增長188.09%,增加的原因是2018年組織召開的培訓比上年規模增大。
3、2018年度會議費支出情況說明
2018年度會議費支出3.84萬元,比上年減少3.35萬元,同比降低46.59%,減少的原因是2018年組織召開的會議比上年減少。
六、2018年度部門績效管理情況說明
根據預算管理績效要求,本部門組織對2018年度整體支出開展績效自評,涉及一般公共預算當年撥款支出615.15萬元,其中,項目支出275.9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當年撥款支出總額的44.86%,2018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了各項績效目標。
七、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2018年度“機關運行經費”支出32.68萬元,比上年減少0.79萬元,同比降低2.36%,降低的原因是嚴控一般性支出,如公車運行費及公務接待費。
(二)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18年我室政府采購總額共146.83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類5.40萬元,全部為辦公設備購置;政府采購服務類141.43萬元,分別為委托業務費112.60萬元,印刷費28.83萬元。
(三)國有資產占用及購置情況說明
截至2018年末,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所屬單位共有車輛1輛,單價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2018年當年購置車輛0輛;購置單價50萬元以上的設備0臺(套);購置單價10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
八、專業名詞解釋
1、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
2、項目支出:指單位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各項支出。
3、“三公”經費:指部門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
4、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5、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附件:2018年部門決算公開報表
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
2019年9月20日
2019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