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史志·天天讀】覺醒年代人物之李子洲:陜北黨組織奠基人(上)
李子洲是西北地區中共第一個支部的創立者。這位從紅樓走出的陜西學子,經過五四運動洗禮,在李大釗指引下,回陜西傳播馬列主義,建立和發展黨團組織,積極開展農民和兵運工作,培養了劉志丹、謝子長、郭洪濤、安子文等一批革命人才,組織發動北方規模最大的渭華武裝起義,成為陜西革命的拓荒者、播種者和奠基者。

李子洲
北大的“小李大釗”
李子洲,名登瀛,字子洲,1892年生,陜西綏德人。因家貧無力供學,12歲時才進私塾就學。20歲時考入西安三秦公學中學班,開始接觸進步思想。1915年,袁世凱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引發了全國抗議浪潮。西安學子走上街頭,聲討袁世凱及其爪牙陜西督軍陸建章。李子洲聯絡劉天章、魏野疇、楊鐘健、呼延震東等同學積極參加。此后他們相繼赴京求學,尋求救國道路。
1917年夏,獲得地方資助的李子洲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后升入哲學系。適逢新文化運動興起,在北大求學的李子洲也深受影響,成為新文化新思潮的追隨者。
五四運動爆發當天,李子洲和段錫朋、羅章龍、張國燾、方豪、許德珩等北大學生,帶領游行隊伍沖入趙家樓胡同曹(汝霖)宅,痛毆當時正在曹宅的章宗祥,并火燒曹宅。在與軍警搏斗中,李子洲非常勇敢,受傷最重。

北京大學的五四游行隊伍
5月5日,北大成立學生干事會,由于表現英勇,李子洲被推選為干事。6日,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宣告成立,李子洲負責聯合會總務科工作。據羅章龍回憶:
北京學聯有個總務科,清一色,幾乎都是陜西籍學生,在李子洲等人的領導下,他們工作十分出色,受到了人們普遍的贊揚。在很短時間內,大旗子、小旗子就制作好了,標語傳單就寫出來了、刻印好了,隊伍就集合起來了。
李子洲積極組織罷課、救國十人團宣傳活動和請愿活動。當局鎮壓并抓捕學生時,他不顧個人安危,四處奔走營救被捕同學。
五四運動使李子洲快速成長,他看清了西方列強的蠻橫和虛偽,開始關注蘇俄十月革命,經常去北大圖書館主任李大釗的辦公室請教。那里聚集了一批進步師生,李大釗常向大家推薦宣傳新思想的書刊,其中就有關于馬克思主義的。李子洲認真研讀這些書刊,特別是聽了李大釗的唯物史觀課程,使他服膺于辯證唯物主義的博大精深,接受了這個洞察現實社會的世界觀。1921年11月,北大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公開招募會員,他和劉天章、魏野疇、楊鐘健等人很快加入,成為研究會的骨干分子。
李大釗對李子洲的影響非常深。李子洲不僅思想上追隨李大釗,生活中也以李大釗為楷模。據羅章龍等人回憶,他跟隨李大釗參加進德會各種活動,從人格、作風和舉止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再加上兩人身形、長相、胡須樣式等頗為相似,大家一談到李大釗,就很自然地聯想到李子洲,有的同學便戲稱李子洲為“小李大釗”。
李子洲還積極參加北京早期工人運動,多次到長辛店及鐵路沿線的一些地方演講、宣傳,參與創立工會、建黨建團、發動罷工斗爭等。1923年1月,經李大釗、劉天章介紹,李子洲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最早的陜西籍共產黨員之一。
共進社的“大腦”
在京求學的李子洲,一直關心著家鄉陜西的形勢。時值陜西軍閥橫行,土匪蜂起,民不聊生。除個別軍閥官僚子弟外,旅京陜西學子對家鄉局勢無不痛心疾首。
1919年3月,李子洲等陜籍學生成立三秦公民救陜會,創辦《秦劫痛話》,揭露陜西軍閥的黑暗統治。1920年1月,他們成立陜西旅京學生聯合會,創辦月刊《秦鐘》,開始介紹新文化、新思想,李子洲負責發行工作。因軍閥阻礙,雜志6月便???。

1920年1月20日《秦鐘》創刊號封面
不久,陜西爆發“評孔風潮”。8月27日,正值孔子誕辰紀念日,提倡尊孔讀經的陜西省教育廳廳長郭希仁,要求各校學生一律到孔廟祭拜,遭到西安女子師范學校教務主任、推行教育改革的王授金的拒絕。隨后,郭希仁找借口解聘了王授金。這引起李子洲等人的極大憤怒,他和劉天章、魏野疇、楊鐘健、劉含初等11位旅京陜西學子聯名上書郭希仁,指責他“遺禍教育”,須“設法挽救”。
1921年5月,因陜西當局內部矛盾,加上社會輿論所形成的壓力,郭希仁辭去教育廳廳長職務。這一結果大大鼓舞了李子洲等人,他們決心繼續創辦以陜西讀者為主要發行對象的刊物,宣傳新思想新文化,改造陜西社會。
這年10月,《共進》半月刊創刊。雜志社設在北大附近的三眼井吉安所左巷6號院,這里也是此前《秦劫痛話》《秦鐘》雜志社所在地。每逢節假日,在京陜西同鄉常來這里活動,有李子洲、劉天章、楊鐘健、劉含初、屈經文、耿炳光、方仲如、營爾斌(均為北大學生)、楊明軒、魏野疇、魏惜言(均為北高師學生)、潘自力等。
與他們一墻之隔的,是毛澤東、蔡和森、羅章龍、陳紹休、蕭三等新民學會會員。茶余飯后,這些充滿朝氣、思想進步的青年學子常聚在一起談天,從國家大事到學術思想,以至生活趣聞,無所不談。羅章龍后來回憶:
《大學?中庸》上曾有過“北方之強”“南方之強”一說,我們覺得李子洲等人具有“北方之強”的氣質。他們質樸、豪俠、勇敢、堅強,言必行、行必果。李子洲他們對我們湖南同志的印象也很好,談話中??湮覀兠粲谛猩饔谘?,好學深思,具有“南方之強”的特點。
《共進》雜志的發行工作由李子洲負責,他還為雜志撰寫了十幾篇有見解的文章。在他帶領下,被稱為共進社“四大金剛”的——“大腦”李子洲、“小腦”劉天章(亦稱“元勛”)、“趙龍”趙國賓和“楊虎”楊曉初,通力合作,撰稿和發行工作有條不紊。雜志從1921年創刊到1926年被張作霖強行???,共出版105期。創刊第一年,每期銷行1000份,發行地主要是西安一些學校和陜西個別縣。到1925年,刊物銷行三四千份,不僅遍及陜西各縣許多學校,還發行到全國各大城市,甚至日本和歐洲一些國家?!敖o西北社會尤其是中小學校學生、教員這一階層,輸入了新思想、新學說、新文化、新的民主與科學知識”。
1922年10月,隨著《共進》半月刊影響的不斷擴大,為團結更多旅京學子,李子洲等人發起成立陜西旅京學生進步團體——共進社,李子洲被選為常任副主席。此后,他和劉天章、魏野疇等人陸續入黨,《共進》雜志逐漸成為宣傳黨的主張和馬克思主義的刊物。

1923年12月15日出版的《共進》第51期
李子洲嗓門洪亮,性格豪爽,很有感染力。同學們有什么事情都愿同他交談,請他出謀劃策,他的周圍總是圍繞著一大群青年。他生活極為節儉,卻總在他人遇到經濟困難時慷慨解囊。他的熱心豪爽之名在陜西都很有名。學生家長在送孩子進京時,大都這樣囑咐:到了北京,找你子洲大哥,他會關照的!
李子洲為人正義、不懼強權。北京有一所延安會館,由延安、綏德等縣共同籌款興建,卻被一些陜籍官僚豪紳的眷屬所占據,眾多旅京求學的陜北寒門學子苦無住處。李子洲就聯絡呼延震東、劉含初等人,發動旅京陜北學生,在同鄉會上,同豪紳官僚展開說理斗爭,成立會館管理委員會,制定居住條例,終于迫使這些眷屬搬走,貧寒學子得以遷入會館。
李子洲卓越的組織才能和較高的理論水平常常為社友們稱道:“他目光遠大,勤于思考,能出主意,想辦法,旗幟鮮明,敢說敢為,可謂共進社的頂梁柱和主心骨?!彼群蠼榻B魏野疇、屈武、耿炳光、潘自力、王子休等人加入黨團組織,引導一批陜西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不愧為共進社的“大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