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專題專欄  >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聚焦黨的二十大 | 史志干部談感悟 (十二)

瀏覽量: 62   發表時間: 2022-11-10 10:12
打印本文

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橫山區黨史和地方志事業繁榮發展

中共榆林市橫山區委史志編研室主任  劉 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描繪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報告中關于“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表述,體現了黨中央對文化工作一如既往的重視與關注,這讓我們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更加堅定了繁榮地方文化事業的信心與決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這就對我們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責任在肩,考驗在前。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要有堅定的文化自信來作為精神支撐。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特質的本質體現。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具有博大精深、獨具特色、源遠流長、影響深遠的中華文化,具有長期革命征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于一個市縣(區)而言,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地方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

一、要堅定文化自信,就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我們要在各級黨委領導下多措并舉,構建包容、和諧的文化發展環境。一是要大力弘揚革命文化。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造實踐中,創造了奉獻犧牲、奮發有為、特色鮮明、積極向上的革命文化。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到雷鋒精神、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銀河精神、川藏線精神,再到載人航天精神、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這些富有時代特征和奮斗抗爭的精神,不斷為中華文化添磚加瓦、豐富內涵。這些革命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創造的精神力量的深化結晶,是激勵我們不懈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史志部門就是要研究好,弘揚好革命文化。二是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當前我們的主流文化,堅持這個主流文化、弘揚這個主流文化,中國社會才會更凝聚、更規范、更道德、更和諧。對于地方史志部門而言,堅定編史修志的指導思想,發揮好地方黨史基本著作和地方志資政育人的功效,引導好民眾向好從善,弘揚正能量,以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行為準則。三是要從容面對世界各種文化。堅持我們自己的主流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并不是閉關鎖國、唯我獨尊、盲目的排外,要辯證取舍,摒棄消極因素,學習積極元素;也不是驕傲自大,目無一切,世界有許多不同文化,我們需要一種包容并蓄的態度,尊重其他文化,學習優秀文化,眾采百家之長,兼集八方精義。各級地方史志部門要強大信心,從容面對西方的、五湖四海的文化優勢,以自信的姿態去文化交流、文化交融、文化交鋒,做到不忘本源、吸收外來、著眼未來。

二、要堅定文化自信,就必須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結合地方豐富多彩的文化特色,通過文化保護的地方探索,激發人們的文化認同感,提升文化的影響力。這就要求我們將橫山說書、橫山老腰鼓,發展成陜北說書、陜北腰鼓,推向全國各地,走上中央電視臺;要將陜北民歌紅遍大江南北,唱響維也納音樂廳,為世界提供最美的文化大餐。對于史志部門,首要任務是做好地方史志編纂這個主業。二要在做好四架馬車即志、鑒、史、館四大主業。三要統籌推進涉及地方志事業轉型升級的另外六大業務——地情網、數據庫、地方志資源開發利用、期刊、學會、理論研究等。

三、要堅定文化自信,就必須創新推動文化發展產業化。要緊跟時代,加大創新力度,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加強產業融合,壯大文化產業。有了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才有了載體,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從國家和政府層面上,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社會層面上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鼓勵支持發展壯大文媒公司,充分利用社會資金、社會人才資源,開展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文藝創作。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文化公園。對于地方史志部門而言,在推動文化發展產業化上,就是要給黨和政府、文化產業機構提供真實可靠的歷史資料,同時做好編審評審工作,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要持續做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引導廣大民眾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四、要堅定文化自信,就必須加強宣傳,增強中華文化和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所有文化部門、意識形態部門都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學校要重視推動國學經典回歸語文課堂,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學校興起。文化文藝部門要充分利用媒體,弘揚傳統文化為背景的節目。對于我們史志部門,就要做好史志書籍“七進(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社區)、進企業、進醫院、進軍營、進網絡)”工作,充分發揮史志“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積極營造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濃厚氛圍。

堅定文化自信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本質要求,繼承、發展、弘揚中華文化,守護中華民族的魂與根,才是我們屹立于世界的基石。地方史志部門就是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地方文化發展傳播的過程中,發揮好“存史、資政、育人”之職能。

亚州免费黄色网站,国产aⅴ仑乱午休被,中国丰满少妇一级毛片,亚洲精品最快更新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