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聚焦黨的二十大 | 史志干部談感悟 (八)
——主動貢獻史志力量,推進府谷文化自信自強
府谷縣委史志研究室主任 段衛鋒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以來,全市史志系統掀起了聚焦黨的二十大、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報告的熱潮,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十年間自己的切身感受,對黨領導下我國過去五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新時代十年來偉大變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這一切讓人備受鼓舞,倍感振奮。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對“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牢記在心,欣然接受。下面就聯系當前我縣黨史和地方志工作任務,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報告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抓好支部“三會一課”活動,奠定“舉旗幟”的基礎
具體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強機關黨建工作,以作風建設專項行動為契機,抓好支部“三會一課”活動,與機關同志一道學習好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創新成果,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深學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習近平總書記二十大報告指明的方向和確定的任務記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堅定“四個自信”, 舉好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工作,推動新時代全縣史志事業發展。
二、修好府谷縣黨的歷史,領受“聚民心”的使命
當前,繼第一卷《中國共產黨府谷縣歷史(1926-1949)》出版之后,我們正在修編第二卷《中國共產黨府谷縣歷史(1949-1978)》,在黨史工作修編過程中,全面系統整理特定時間段縣委縣政府的檔案資料,力求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光榮偉大正確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府谷縣委、縣政府團結全縣廣大人民群眾,自力更生,發奮圖強,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變,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取得很大發展的史實,凝聚民心,引導廣大群眾通過身邊的歷史,通過生活中鮮明對比和切身感受,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三、辦好府谷故事微信公眾號,履行“育新人”的職責
今年,我們以“學習新發展理念,感應新時代脈搏,編修有特色史志,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改版了名為“府谷故事”的微信公眾號,目的就是要講好府谷故事,為府谷縣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史志力量。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二十大報告以后,我們要切實履行好育新人的職責,進一步團結和服務好記錄府谷發展進步、關注府谷歷史變遷、熱心府谷文化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宣傳好身邊的黨史、身邊的新中國史、身邊的改革開放史、身邊的社會主義發展史,著力培養獻身府谷文化發展、愿意擔當民族復興大業一小卒的時代新人,壯大府谷縣文化文藝人才隊伍。
四、建好特色文化資源數據庫,挑起“興文化”的擔子
結合年初工作安排,我們正在建設府谷縣特色文化資源數據庫,擬建內容包括舊志專庫、地方志庫、黨史資料庫、史志研究資料庫、府谷文庫、府谷地標庫、傳統文化資料庫、文藝作品庫、民俗風情庫、發展資料庫10個專庫,目的一是保存可收集到的府谷縣現存文化資源,二是征得作者同意后在微信公眾平臺展示作品內容,傳播府谷縣文化發展成果,方便廣大文學愛好者、府谷文化研究者查閱和研究。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二十大報告后,我覺得“新文化”我們正當其時,這本身是報告中“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舉措,也是保存保護府谷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我們文化自信的基礎工作,今后我們將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繼續豐富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數據庫,繼續做好服務新時代文化發展的各項工作。
五、做好府谷年鑒編纂工作,完成“展形象”的使命
年鑒是全面、系統、準確記述全縣一年內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的年度資料性工具書,在編輯過程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和各部門單位的溝通和聯系,力求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年度內全縣經濟建設中取得的突出成就、政治生活中的創造性舉措、文化發展方面的驕人業績、社會建設方面的豐富成果和生態優化美化的形象記錄下來,傳播出去,履行好存史、資政、育人的職責,記好府谷歷史,講好府谷故事,傳播好府谷聲音,展示府谷文化新形象,推動府谷文化走出去,為推進府谷文化自信自強貢獻史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