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古今榆林  >  歷史人物

歷史人物

革命英烈王瀛

瀏覽量: 247   發表時間: 2022-01-19 11:14
打印本文

圖片11.png


王瀛,原名義昌,字海峰,1902生于陜西省神木縣城一個小商人家庭。9入私塾讀書,半年后又考入神木縣公立小學。1919年秋,神木縣城辦起了一所“大學堂”(縣立高級小學)。17的王瀛,考入這所學堂。

1922年秋,王瀛在高級小學畢業,同7年學生趕到汾陽應試。他和王季明、張崇仁被教會學校銘義中學錄取。在這里他學習了科學知識,接觸到《新青年》、《新潮》、《每周評論》等進步刊物,使王瀛耳目一新,頗開眼界。1923春,王瀛來到太原,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在新思潮的推動下,他閱讀了學校流傳的書報雜志,還同陜西旅京進步團體共進社聯系密切,經常閱讀該社出版的《共進》半月刊。

1923年秋,經賀昌、傅懋恭(彭真)介紹,王瀛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從此,他以旺盛的革命熱情,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行列。

在太原一中,傅懋恭、王瀛等創辦了“平民小學”。這所小學開始是吸收貧苦人家的子女上學,后來又增設了成人夜校,組織工人上夜校,通過識字和學文化提高工人的思想覺悟,平民小學還是黨團員活動的秘密據點。王瀛等經常在這里接觸工人,召集會議,討論問題,布置工作。19246月間,高君宇由北京回到太原,幫助建中國共產黨組織。王瀛等一批青年團員,先后轉為共產黨員。

1925年爆發的五卅運動,掀起了全國反帝愛國運動的怒潮。消息傳到山西,太原黨組織為了組織群眾的反帝愛國斗爭,決定通過以王瀛為主席的太原市學聯,聯合各界成立了太原各界滬案后援會(張叔平為主席,傅懋恭為副主席)。在“后援會”的領導下,610日,省城5萬余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反帝示威游行,通電支持上海工商聯合會向帝國主義者提出的“十七條”。

1925年底,經中共北方區委批準,正式建立了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簡稱太原地委),王瀛任宣傳部長。太原地委成立后,派王瀛前往榆次晉華紡織廠進行建黨和開展工人運動。1926320日,該廠成立了山西紡織工人中的第一個黨支部。同年7月,王瀛又領導晉華紡織廠工人,舉行了震驚全省的大罷工。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王瀛以公開的共產黨員身份加入了國民黨,積極幫助國民黨籌建山西省黨部和太原市黨部。192610月,國民黨山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太原召開。在選舉省黨部執行委員時,以王瀛為代表的共產黨員與國民黨右派進行了斗爭并取得了勝利,最終在9名正式執委中,共產黨員占4席,國民黨員占5席。王瀛被選為省黨部正式執行委員,并擔任組織部長。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閻錫山緊步蔣介石的后塵,也開始在山西實行“清黨”,下令通輯崔鋤人、王瀛等12個著名共產黨員。在此情況下,臨時山西省委決定讓一部分同志立即轉移到外地去,王瀛等4到武漢向黨中央匯報工作。匯報完成后,瞿秋白讓他們到武漢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不久因形勢惡化,他們4人返回山西工作。8月下旬,王瀛由大同前往太原途中,被國民黨特務發現,不幸被捕。

王瀛被捕后,遭受了嚴刑拷打,始終沒有吐露黨的秘密。敵人無奈之下,以“擾亂地方治安”的罪名,于19271011日將他處以死刑,年僅25歲。

整理:杜雙楠

亚州免费黄色网站,国产aⅴ仑乱午休被,中国丰满少妇一级毛片,亚洲精品最快更新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