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史志研究  >  專題集錦

專題集錦

榆林地區“批陳整風”和“批林整風”運動情況

瀏覽量: 1077   發表時間: 2022-01-07 10:11
打印本文

作者 高霞

“文化大革命”發動后林彪、江青集團依靠動亂和鼓吹極左思潮,攫取了黨和國家很大一部分權利,尤其是黨的九大之后,林彪集團暴露出的權利野心被毛澤東所覺察。1970823日至96日召開黨的九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寫了《我的一點意見》,嚴厲批判林彪集團的主要成員陳伯達等人。197011月至19712月,中共中央先后發出《關于傳達陳伯達反黨問題的指示》、《反黨分子陳伯達的罪行材料》和《關于擴大傳達反黨分子陳伯達問題的通知》等文件,推動了全國從上而下的批陳整風(對外稱“批修整風”)運動的開展。批陳整風運動引起了林彪集團的恐慌,加快了反革命政變的步伐。1971913日,林彪叛逃出國事件發生后,根據毛澤東的指示,12月起,中央陸續將揭發林彪集團反革命政變陰謀活動的一系列文件逐級傳達到基層,在全國范圍內開始了“批林整風運動。1971年年初起,榆林地根據陜西省委的部署,先后開展了“批陳整風”和“批林整風”運動。

19712月開始,根據陜西省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小組的要求,榆林地區革命委員會在各級領導班子中開展反對驕傲自滿、提倡謙虛謹慎的自我教育運動,運動重點解決縣以上領導班子和機關的思想認識問題和路線是非問題,發動群眾開門整風,評論領導。310日,中共陜西省第五屆委員會常委擴大會議召開,會議的主要內容是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進行“批陳整風”。根據省委部署,4418日,榆林地區召開18級以上的黨員干部參加的批陳整風會議,傳達中央文件并做思想動員。在會議后期(16日)召開了地區革委會全委(擴大)會進行“批修整風”,參會人員對地區領導班子和機關工作提出批評意見,由地區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小組組長、地區革委會主任王明達代表地區革委會對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做了檢查。

為了推動“批陳整風”運動的深入發展,1971年4月恢復的中共榆林地委根據省委要求,在519日至22日召開了地委工作會議,傳達了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并按照中共中央《關于把批陳整風運動推向縱深發展的通知》要求,部署地區直屬單位與各縣在5月下旬開展“批陳整風”運動。遵照毛澤東“重點在批陳,其次才是整風”的指示,地委要求首先搞好“批陳”,在“批陳”的同時,進行以自我教育為主的整風。通過整風,一基本統一了對榆林地區“文化大革命”以來發生的打砸搶、兩派群眾組織的長期對立、反軍“四清”翻案等重大問題的認識;二是聯系實際,解決資產階級派性問題。地區革委會辦事組對地區公路總段、運輸公司、神木縣醫院、子洲縣劇團、靖邊縣中山澗公社等26個派性問題突出的地、縣單位進行重點整頓,發動各單位的派性頭目進行自我批評,促進了領導班子的團結;三是根據整風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思想整頓。著重解決黨員干部中的“三氣”和怕惹人不斗爭的好人主義,糾正無組織、無紀律、官僚主義、宗派主義等問題。

在初步整風的基礎上,7月15日至24日,地委召開第二次全委(擴大)會議,動員全區聯系實際批判極“左”思潮。在8月召開的地區直屬機關單位批修整風動員會上明確指出,批修整風重點是批判極“左”思潮,清查“五一六”罪行。要求各單位的黨組織和革委會要集中力量,抓本單位的突出問題,聯系實際,觸及具體事、具體人,抓好整風。并以榆林報社作為極“左”思潮和“五一六”罪行的典型。為了解決好榆林報社的問題,甚至暫時??队芰謭蟆?,集中力量搞整風。

102日,地委召開地區直屬單位黨員干部會議,將批陳整風文件擴大傳達到22黨員干部。動員黨員干部將“批陳整風”與“三批一清”(簡稱“批清”)運動緊密結合,進一步將運動引向深入。同時要求各單位聯系本地區、本單位的派性問題,以批判資產階級派性為重點,批判極“左”思潮與無政府主義,徹底解決本地區(單位)存在的“三指向一挑動”方面的問題。根據陜西省委的決定,會議要求在縣以上機關、企事業單位迅速開展“批清”運動?!芭濉边\動的重點是批判1971年春節前后地委、地革委領導班子中部分領導翻“四清”案,搞派性斗爭的問題,將其定性為矛頭指向人民解放軍,指向革命委員會,否定省革委會榆林問題座談會精神,否定“兩化”建設的成績,否定榆林革命生產的大方向,并對這部分人做了撤職、降職、調離等組織處理。這次“批清”運動涉及的人多面廣,僅榆林城區涉及的地、縣單位就有20個,占地、縣單位的23%。

“批陳整風”運動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解決領導權問題。一方面地、縣革委會有計劃地分期分批抓地、縣領導班子的思想和組織建設。1971年以來舉辦各種類型學習班38期,有地、縣、社、隊干部4700人參加學習,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地委主要負責分頭帶隊到派性問題嚴重的榆林、米脂、綏德等縣,發動群眾,幫助縣領導班子開展斗爭,各縣都檢查揭露了本縣的問題。

通過“批清”運動,對部分鬧派性、鬧無政府主義和違法亂紀的干部進行處理,對消除派性干擾,恢復工農業生產有積極作用,但在當時的政治氣氛下,運動的波及面難免擴大,錯誤地處理了部分干部。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出國事件發生后,根據中央關于擴大傳達范圍的決定和省委的指示精神,榆林地委于1971年10月11日至10月15日召開了地委擴大會議,傳達了關于“林、陳反黨集團”問題的相關文件。會議開始時,與會干部對林彪叛逃很震驚,思想上很難轉彎。會議要求對中央通知緊跟照辦,將對“林、陳反黨集團”罪行的批判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根據中央要求,會議精神分級逐批傳達,從10月17日開始在全區基層黨支部書記以上黨員干部中進行傳達。

為使群眾知曉真相,盡可能消除思想混亂,榆林地委根據省委要求,于12月開始陸續傳達中央《粉碎林、陳反黨集團反革命政變的斗爭》材料之一、之二、之三,《毛主席致江青同志的信》《毛主席在外地巡視期間同沿途各地負責同志的談話紀要》等文件。為搞好傳達工作,地委先在工廠生產大隊搞試點,然后根據試點單位和各縣了解的情況擴大傳達面。為了做好對農村群眾的傳達工作,從傳達《粉碎林、陳反黨集團反革命政變的斗爭》之二開始,地委要求各縣訓練宣講員,每個大隊平均有一名宣講員,并要求縣領導親自宣講輔導,帶頭參加批判。在批判形式上采取小會批、作業組批、基建隊田間批、政治夜校集中批等形式。以大隊為單位通過舉辦黨團員、隊干部和貧下中農、工人中的積極分子學習班,組織大家學習中央文件,開展大批判。

通過宣傳,普遍反映對“林、陳反黨集團”和林彪的反黨野心充滿憎恨。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發動本身有難回避的錯誤,在傳達林彪反黨文件的時候,非但無法對林彪批深批透,一些基層群眾甚至對文件涉及的一些具體內容產生共鳴,“看咱這口吃水,和林彪說的一樣”、“林彪說的少吃沒穿對著哩,我過去給地主攬長工還吃的干撈飯”,基層群眾基于現實生活的困境,表達了對“文化大革命”運動的不滿。

1972年2月27日至3月9日,召開了地區革委會機關和直屬單位干部會議,重點批判《“571”工程紀要》,會議后期(從3月7日到9日)進行整風,在對林彪深刻批判的同時,各縣和地直單位以毛澤東提出的“三要三不要”為主要內容,把批判“林、陳反黨集團”同深入貫徹《省委匯報會傳達提綱》相結合,認真開展整風。在整風中,以領導班子為重點,抓重點單位和重點人,著重解決資產階級派性、極“左”思潮、無政府主義和農村資本主義傾向等方面問題。地委重點抓派性斗爭嚴重的佳縣領導班子和地區中心醫院,地區革委會重點解決畜牧站、治沙所、水電隊等單位的問題。為了搞好基層單位“批林整風”工作,地委和各縣委都先做試點,共抓了廠礦和農村生產大隊等基層試點24個。地委將地區毛紡織廠和榆林縣城郊新民大隊分別作為廠礦、農村“批林整風”運動試點單位,通過試點總結經驗,指導“批林整風”運動在全區全面展開。這次整風的重點是縣以上的領導干部和領導機關,著重檢查黨的觀念,政策紀律觀念,民主集中制,反驕破滿,增強團結。同時,繼續解決資產階級派性、極“左”思潮、無政府主義,肅清地委派性人物翻“四清”案的影響,促使全區各方面工作出現轉機。

1973年“兩報一刊”元旦社論要求“把批修整風這個頭等大事繼續抓緊抓好”、“批修正主義路線的實質”,只字未提批判極“左”思潮,“批林整風”運動的方向開始發生變化。受上層輿論風向影響,榆林地1月份召開了各縣貫徹元旦社論精神試點工作座談會后,同榆林縣一起,組織人力對部分地直單位和榆林縣一些單位的批林整風運動進行調整。要求整風重點是“批林彪修正主義路線的實質”,全區“批林整風”運動的重點開始轉。5月,地委常委批林整風擴大會議中指出“林彪路線的實質就是要顛覆無產階級專政,復辟資本主義”,“批林”就要緊緊抓住這個“極右”實質。會議把林彪的極“左”路線當作極“右”來批判,在全區大張旗鼓的開展對資本主義的大批判,通過“批林整風”進行的“左”整頓被迫中斷。

榆林地區的“批陳整風”和“批林整風”先后進行了兩年多時間,全區干部和群眾通過學習與批判,將對“林、陳反黨集團”的批判和對極“左”思潮的批判結合起來,積極貫徹黨的各項糾“左”方針,推動了全區各項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


亚州免费黄色网站,国产aⅴ仑乱午休被,中国丰满少妇一级毛片,亚洲精品最快更新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