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陜北重要戰役 — 兩次攻打榆林城
轉戰陜北重要戰役
——兩次攻打榆林城
第一次攻打榆林城
根據小河會議確定的“中央突破,三軍配合,兩翼牽制,互為犄角,逐鹿中原”的戰略進攻布局,為了便利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陳(賡)謝(富治)三路大軍的中原行動,中共中央決定西北野戰軍佯攻榆林,意在調胡宗南部主力北上。
1947年7月28日,彭德懷率西北野戰軍第一、第二、第三縱隊和新編第四旅、教導旅,以及綏德分區第四團、第六團由三邊東移,經大、小理河北上,進攻榆林。8月6日開始發起總攻。西北野戰軍同榆林鄧寶珊部二十二軍及胡宗南部整編三十六師第二十八旅激戰兩日,基本掃除了榆林守敵設在神木至橫山響水堡200里防線上的外圍據點,直逼榆林城下,對榆林形成包圍之勢。
駐守榆林的鄧寶珊部,西與寧夏馬鴻逵部、南與胡宗南部形成掎角之勢,是國民黨軍在陜北、山西、綏遠的重要軍事力量。蔣介石唯恐榆林丟失,影響西北戰局,于8月7日急飛延安,與胡宗南、裴昌會商議部署增援榆林。遵照蔣介石命令,胡宗南以整編第三十六師師長鐘松率該師第一二三旅和一六五旅組成援榆“快速兵團”,由橫山沿長城一線,輕裝疾進,馳援榆林。8月12日,鐘松的快速兵團抵達榆林西南15公里的蘇莊則、天鵝海則一帶。
鑒于鐘松援救榆林,形勢變化,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同意彭德懷“圍點打援”的計劃。此時,榆林城尚未攻克,彭德懷認為西北野戰軍誘胡宗南部主力北上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遂請示中央軍委后果斷于12日黃昏主動撤圍榆林城。
此次攻打榆林城,斃傷國民黨軍2000余人,俘敵少將警備司令張子英,俘獲敵軍3200余人。收復和解放了橫山、響水堡、魚河堡、歸德堡、高家堡等城鎮及廣大地區,使榆林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城。榆林城雖未攻克,卻成功的調動胡宗南主力北上,配合了陳謝兵團南渡黃河的行動,并且削弱了國民黨軍鄧寶珊部的力量。同時也為沙家店戰役的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西北野戰軍主動撤圍后,在米脂沙家店設伏,全殲孤軍冒進的鐘松整編三十六師6000余人,一舉扭轉了陜北戰局,陜北戰場由此開始由內線防御轉向內線反攻。
第二次攻打榆林城
沙家店戰役、延清戰役、黃龍戰役勝利后,西北戰場的形勢越來越好。此時,榆林城及其駐軍已陷入孤城、孤軍的境地。西北野戰軍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認為此時南下收復延安的條件尚不具備,而集中主力北上進攻榆林消滅二十二軍,進而解放神木、府谷,既可掃清北線障礙鞏固后方,又可為主力南下作戰解除后顧之憂,遂決定第二次攻打榆林城。
榆林守軍經第一次攻城打擊,二十八旅又于9月被空運到西安應急,兵力更加空虛??偹玖钹噷毶阂策h在北平,城防守備較為松懈。1947年10月22日至24日,西北野戰軍命令第一縱隊、第三縱隊、第六縱隊(由教導旅和新四旅組建)及綏德軍分區第四、六團,先后由綏德向榆林開進。10月27日至11月16日發起第二次攻打榆林戰役。戰斗開始后,蔣介石為了保住榆林,一面命令左協中堅守待援,一面急令傅作義、馬鴻逵派兵馳援,同時出動太原、延安、西安等地的空軍,不分晝夜飛臨榆林上空,投彈、投糧,并對城外的解放軍進行狂轟濫炸。整個戰役中,國民黨空軍共出動飛機500余架次,空投糧食100多噸、彈藥近百噸,這在國民黨空軍歷次戰役中,都是罕見的。為了讓寧夏的馬鴻逵派兵增援榆林,蔣介石發了一份措辭嚴厲的電報:“限你部二十四小時內必須出兵,不得遲遲不動,也不得派小部隊應付?!?/span>
西北野戰軍的榆林外圍戰進軍非常順利,從戰斗開始,3天內就肅清了歸德堡、三岔灣、鎮北臺、紅石峽、無量殿、金剛寺等外圍據點。此后,改奪城南凌霄塔、三義廟、城北解振翔住宅3個堅固的外圍據點和挖地道、轟炸城墻以及在元大灘阻擊馬鴻逵援軍。戰斗異常激烈,雙方傷亡較大。11月16日,解放軍主力東移準備繼續圍攻榆林城時,偵知寧夏馬鴻逵部援軍并未回撤,而是繞道烏拉爾林,在榆林城北的廟嘴子、三道河則與綏遠援兵會合,共援榆林城。于是,西北野戰軍改變戰略,撤圍榆林。
此戰役共殲滅榆林守軍和馬鴻逵部6800余人,西北野戰軍傷亡4300余人。毛澤東說:“我們雖然沒有打下榆林城,但削弱了北線敵軍的力量,使榆林城附近的國民黨軍隊,只有守城之力,不敢再向解放區進攻了,我們在陜北也就安全了?!?/span>
中共榆林市委黨史研究室馬慧
(發表于《榆林日報》2017年3月18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