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古今榆林  > 榆林概況  >  風景名勝

你好,無定河

瀏覽量: 1417   發表時間: 2021-01-27 23:36
打印本文

       無定河是一條極具傳奇色彩的河流,中游流經陜西靖邊縣、內蒙古烏審旗交界處,由陜西清澗縣境內入黃河。無定河流域,地形地貌宛若上蒼神斧刀工之杰作,特色顯著;歷史有神話般的演進故事,跌宕起伏;農業種植面積大、品種多,環保綠色;工業異軍突起,后發優勢大,前景廣闊;旅游全域性強,唯一性突出,神奇迷幻;民俗獨特,民歌高亢,篤愛用信天游的韻律表達傳遞心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

       一、無定河之名誘人探究。

       洪水浩浩云茫茫,北風卷地白草折。

       先人們說無定河是一條不聽話的河、放蕩不羈的河。河水在河床中隨意流淌,任意改道,寬闊的河床無法種植莊稼。

       其實,無定河,古稱生水、朔水、奢延水,水草豐茂,河流清澈。只是唐及五代以來,因流域內植被破壞,流量不定,深淺不定,清濁無常,故有恍惚(忽)都河、黃糊涂河和無定河之名。

       無定河,黃河一級支流,位于中國陜西省北部,是榆林市最大的河流,發源于定邊縣(延安吳起縣)白于山北麓,上游名為紅柳河,流經靖邊新橋后稱無定河(也有把河流進入內蒙古巴圖灣后稱為無定河之說)。沿途納主要支流,北岸有源自內蒙古的納林河、海流兔河,陜西榆陽榆溪河;南岸的蘆河、大理河、淮寧河等。流經定邊、靖邊、米脂、綏德縣,至清澗縣川口以南20公里處,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全長491公里。紅柳河源于定邊東南長春梁東麓,東南流向。

       無定河從白于山北麓向北流,至內蒙古烏審旗巴圖灣轉向東流,過鎮川堡后折向東南。其流路形似馬蹄,向北凸出,這種不自然的轉彎與構造運動有關。

       無定河流域水系分布不均勻,基本為一風倒樹狀水系。風沙區河流稀少、短小,黃土區河網發育、支流眾多。全水系具有南岸支流長而多、北岸支流短而少的特點。南岸支流大理河較大,發源于靖邊縣白于山的東側,流經子洲縣城,于綏德縣城附近湮入無定河。

       無定河在歷史上疏于治理。宋代著名軍事家、科學家沈括曾在無定河一帶率兵抗擊西夏,他所著《夢溪筆談》中,對無定河作過這樣形象生動的描寫:“余嘗過無定河,度活沙,人馬履之百步外皆動,傾傾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處雖甚堅,若遇其一陷則人馬拖車應時皆沒,至有數百人平陷無孑遺者?!睂懗隽藷o定河泥沙滾滾、飄忽無定、車陷人沒的情景。新中國成立前,僅于1938年修建織女渠一條,從鎮川堡對岸引無定河水到米脂縣竇家圪公式,渠長18.5公里,灌溉近1萬畝,使用一年就被山洪沖毀。1949年4月至1950年5月,進行修復。1944年,中共靖邊縣委書記恵中權就率領群眾在楊橋畔興修水利,引水拉沙,整修土地。1950年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無定河流域先后又修建了定惠渠、第二定惠渠、綏惠渠等灌溉工程,各支流修建水庫近百座。

       在一定要把黃河的事辦好、一定要把淮河的事辦好的年代,無定河治理突飛猛進,興建水庫,引水灌溉,疏理河道,在河床種植水稻,發展水產養殖,建小型水電站等水資源利用項目。

       追溯歷史,這條河,億萬年來悠然不停地述說過去,歌唱當代,奏鳴未來。

       二、無定河流域故事跌宕。

       考古發現,華夏祖先黃帝部落,遠在上古時代已在無定河流域生息繁衍。前秦陽周古城就布局在無定河支流之蘆河岸邊。秦統一七國后,秦始皇派其長子扶蘇親守上郡(今綏德)。秦朝大將蒙恬、漢代名將李廣曾率部駐守上郡,著名的昭君出塞、文姬歸漢、漢武巡邊都從這里經過。

       唐朝詩人陳陶,在隴西行之二中吟道:“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贝藭r,無定河兩岸戰事頻發,唐德宗貞元中(785年—805年)分振武、朔方二節度置夏州節度使,治夏州(今陜西靖邊白城子),領夏、綏、銀、宥、靜五州節治。此舉旨在維護統一,以免分裂心患。

       唐朝設置定難軍于夏州,節治五州,是有力的定邊靖邊安邊之策。

       因為,早在之前二百余年的407年,匈奴氏赫連勃勃就乘機率大軍舉旗南下,掠地奪城,登基就職,旋而北歸建立大夏國,差十萬匈、漢之眾,歷時五年,在無定河北岸,建成面積比后來唐城還要大三分之一,可居住二十余萬人口的“統萬城”,使五胡十六國又多了一個小兄弟。這段歷史,不能不使剛剛建立唐王朝的君臣們高度重視,采取對策。

       令后人惋愕的是,這座“乃遠惟周文,啟經始之基;近祥山川,究形勝之地,遂營起都城,開建京邑。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高隅隱日,崇墉際云,石郭天池,周綿千里。其為獨守之形,險絕之狀,固以遠邁于咸陽,超美于周洛。于是延王爾之奇工,命班輸之妙匠,搜文梓于鄧林,采秀石于恒岳,九域貢以金銀,八方獻其瑰寶,親運神其,參制規矩,營離宮于露寢之南,起別殿于永安之北”之浩大的城池,在北宋初年,為防止西夏占城失守,隨著皇帝的圣旨,人為毀掉了!

       歷史變幻莫測,唐朝滅亡后,唐朝的擔心隨著時代變遷終究變成事實。追溯根源,除根本原因外,即是當年定難軍節度使設置的世襲制埋下的禍種,為其后裔李元昊坐大,獨立門戶,建立西夏王國創造了條件,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建立西夏。

       至此,無定河流域又寄生出一代王朝,而且延續190年之久。

       封建王朝更迭的根本原因不消除,其周期率也不會改變,王朝就有被推翻、被顛覆、被取代的土壤,只是周期波形的長短而已。

       歷史已經進入明朝末年,曾經的唐朝定難軍節度之靜州,又有一位被譽為闖王的農民揭竿而起。此人便是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推翻明朝統治,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成為大順國皇帝的李自成。

       時間向后推移,至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大批有志之士舍小家為大家,走上救國為民之路,甚至整村的青壯年都參加革命;綏德師范被稱為西北革命的搖籃。四十年代末,中共中央領導人率“亞洲部”由延安岀發,行軍至靖邊,在流域內之天賜灣(流域內當代走岀第一個院士之鄉)、小河一帶駐扎月余,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之后沿著無定河支流大理河東進,并在歷史上曾經走出11個進士的楊家溝扶風寨安營扎寨,指揮百萬大軍,決勝千里之外。讓世人驚嘆的是當時中共中央中樞,一年多時間里,在無定河流域與農民同吃同住,住過當地三十多戶農民的窯洞,并召開中央靖邊“小河會議”、米脂楊家溝“十二月會議”。

       據歷史記載,無定河流域明長城沿線共有三十六營堡之多,足見其戰略位置之重要。其中位于橫山縣城東北、無定河南岸的波羅(梵語,渡到彼岸的意思)古堡,自古為軍事要地,是北進咽喉、西去隘口的塞上重鎮,也是當時陜北軍事政治重地。波羅古堡依山傍水而建,山是黃云山,河是無定河。1946年10月23日,我黨西北局策動領導的橫山起義,指揮部就設在古堡。

       1948年3月23日,在吳堡縣川口黃河渡口,毛澤東等即將踏上渡船,轉身向送行的群眾揮手告別,迎著勝利的曙光,上船乘風破浪,在船工的號子聲中駛向彼岸!無定河見證了中共中央統率機關,在無定河流域一年多時間走向勝利的光輝歷程。有《沁園春·雪》詞下闕為證:“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如今,偉人氣貫長虹的詞章韻律,仍然回蕩在無定河流域上空,激勵著人民群眾進行新的長征,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三、無定河流域風光迷人。

       1936年2月,毛澤東隨紅一方面軍由陜北準備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省西部時,在清澗縣“初到陜北看見大雪時”,感情奔放,胸襟豪邁,抒寫北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上闕謂:“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魯迅先生在《雪》中,對北國的雪描述為:“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方,枯草上,就是這樣?!?

       無定河流域的雪,既不同于“暖國”的雪,也區別于北方其他地區的雪??耧L怒吼時,大風卷著雪花,和著從毛烏素沙漠吹起的沙粒,肆虐落下;無風時,雪花碩大,如撒在天空中的白色花瓣,逸然溫柔地與大地親吻,與雪花親和。初雪時,雪花與地面接觸的一剎那,緩緩消融在地面上……

       無定河流域地形地貌極具特色,南山(坡),中灘(平),北沙(漠)。呈西北高,東南低,地貌以長城為界,北部為風沙草灘區,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流域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景色獨特迷人。

       流域內川道縱橫,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馬川分布河流兩側。明長城以北有200多個內陸湖泊,其中最大的紅堿淖海子面積6000多公頃,為陜西最大的內陸湖,點綴在大漠之中,猶如朔方明亮的眼睛,使朔北迤邐婉約,旖旎多姿。

       西來一片太行色,東去千秋無定河。無定河流至波羅,因蘆河匯入,河面寬闊千米,河水靜靜地流淌,在夕陽下呈現一幅動情的美景濕地。今年芒種時節,傍晚站在山頂眺望,無定河濕地蜿蜒曲折,線條柔美,草木葳蕤,鮮花粲然,牧牛悠哉;落日余暉,夕陽晚霞,一幅長河落日映古塔的奇景,壯美無比,難怪當地人美其名曰“小揚州”。

       蘆河上游的靖邊龍洲丹霞地貌,因其波紋形似波浪,峽谷縱橫,被稱為波浪谷,展示的是由億萬年的風、雨和時間雕琢砂巖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巖石的復雜的層面,是由一億五千萬年前侏羅紀就開始沉積的巨大沙丘構成。沙丘不斷地被一層層浸漬了地下水的紅沙所覆蓋,天長日久,水中的礦物質把沙凝結成了砂巖,形成了層疊狀的結構。它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波浪谷相左,亞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紅色之間夾有白色線條,紅白相間;而靖邊龍洲的波浪谷則以紅色為主。

       登高望去,紅色砂巖石宛如彩云追月,七彩繽紛、綽約多姿,紅色、赭紅色相間的圖紋,鬼斧神工般刻于溝邊、峁上、山巔、河岸,一條條、一片片、一圈圈、一點點,花紋似波浪,形態擬萬物。不同角度望去,如峽谷瀑布、祥龜望海、情人對訴、鳳凰展翅、芙蓉出水、金雞獨立、猛虎下山,還有閆寨石窟,鑿于懸崖峭壁……波浪谷,一年四季容顏變換:雪中,紅白相間,如雪中紅梅綻放;雨后,與水庫映岀的彩虹相襯,大面積祼露的砂巖石,如覆蓋在地面上浸染后晾曬的紅色布匹,一層層、一卷卷,更加鮮紅艷麗;由高向低,似黃土地中涌出的一股紅色水流漫漫地向峽谷中流淌!炎陽下,與谷底潺潺的溪水、水庫碧波粼粼的漣漪、遠處山頂上旋轉的風電機翼翅構成了一幅優美的實景畫。秋天,紅砂巖丹霞相伴滿山遍野的丹林,更加絢麗奪目,與無數仙境試比嬌!

       四、無定河流域產業異軍突起。

       無定河流域曾經是邊塞戰事頻繁和貧窮落后的代名詞,元代詩人陳佑是這樣描述《無定河》的:“無定河邊暮角聲,赫連臺畔旅人行。函關歸路千余里,一夕秋風白發生?!?

       如今,風電、太陽能發電如雨后春筍,智能無人機試飛暨空天體驗基地、民航客機維護訓練基地、現代綠色環保農業基地、山羊生豬養殖基地,遍布流域……

       無論乘汽車從東、南、西、北高速來,還是坐火車進入,或乘飛機抵達,一進無定河流域陸空,躍入眼簾的是,銀色旋轉的風電機翼翅,噴出火舌的天然氣井架,反光熠熠的太陽能電池板,林立的能源轉換工廠,萬畝連片的土豆種植基地,波光粼粼的水庫,河床內的稻田,綠樹成蔭的毛烏素沙漠……

       開發天然氣的井架高聳,剛剛岀氣體的井位上空管道自燃火苗噴射。天然氣氣源中心主儲區在流域之靖邊、橫山兩縣,生產的天然氣優質,燃燒中不產生灰渣和有毒氣體,被稱為清潔燃料,目前已向北京、西安、銀川等大城市輸氣,并列入我國西氣東輸的重要氣源補充基地。流域內同時建設了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甲醇廠,年產甲醇20萬噸。

       玉米、谷子、糜子、豆子、蕎麥、洋芋、蔬菜,種植面積大,而且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每當夏季,都有洋芋花、蕎麥花觀賞節;秋天,品種眾多的農作物,由山地向坡地、平原、灘地漫延,不同顏色搭配,景色絕佳……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榆林產糧總量市級排名已位居陜西首位,糧菜基地主要分布在無定河流域內,以綠色環保著稱,遠銷上海、杭州等地。

       無定河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獨特的文藝作品。較早的文學作品,如《統萬城銘》,就是十六國時期夏文學僅存的碩果,是北朝散文的秀麗篇章,其文學價值至今仍閃耀著不熄的光芒!比較流行的陜北民歌、陜北道情、陜北秧歌、信天游、嗩吶、說書、剪紙等,更有特點,歷久彌新。上世紀四十年代,僅延安魯藝師生在綏德、三邊(定、安、靖邊)等無定河流域,就采集整理出近千首陜北民歌,著名音樂家呂驥對此給予極高評價。歌劇《白毛女》第一次編演就采用了許多陜北民歌的曲調;著名詩人李季在三邊工作5年,記錄了3000多首信天游,并用信天游風格創作了他的成名作《王貴與李香香》。新時代,新發展,新變化,無定河流域文藝,搬上熒幕,走上央視舞臺,邁岀國門。特色文化,傳承文明,推動發展,激勵人民群眾奮斗達致新夢想。

       如今,能歌善舞的無定河流域人民群眾,把神奇的自然、跌宕的歷史、生活的變化,編成信天游、陜北民歌、陜北說書,這高亢動聽的旋律,和著無定河潺潺之水,奔騰不息地流向遠方……

亚州免费黄色网站,国产aⅴ仑乱午休被,中国丰满少妇一级毛片,亚洲精品最快更新网站